㈠ 博弈继续,北汽与戴姆勒的“功守道”
好一出“你来我往”的商业大戏。
赶在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驰股份前,北汽开始行动了。
9月9日,据消息人士称,北汽计划通过收购二级市场股票的方式增持戴姆勒集团4.99%的股份,这样一来其总持股比例将达到9.99%,超越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虽然,北汽最终收购戴姆勒股份的比例以及公布时间还要等待官方最终确认,但该消息人士表示,收购戴姆勒股份一事已经在进行中了。
对此,北汽相关人士表示“尚不知情”,奔驰相关人士则表示“暂未接到此通知”。
明争暗斗的局中人
北汽拟增持戴姆勒,戴姆勒欲控股北京奔驰?
事实上,早在半个月前,坊间正流传着一则“戴姆勒欲将北京奔驰股比从49%提升至65%”消息。
而戴姆勒对于“动”北京奔驰的心思,在业界已是心照不宣,只待官宣。
而吉利的“野心”事实上也是北汽未来的方向。
据悉,北汽将在2025年停售旗下自主品牌燃油车,旗下燃油车的主力品牌绅宝也在逐渐淡出市场,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型将成为北汽自主品牌未来的增长引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北汽与戴姆勒算是老相识,但15年来除了合资主体北京奔驰之外,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延展都较为有限。
如今,吉利与戴姆勒在新能源领域频频出手,这令北汽危机满满。
“事实上,北汽此次抢先一步增持股份,不仅为了北京奔驰带来的利润,实则也是担心吉利和戴姆勒合作关系越发加深,丢失了原有的‘优有权’。”有业内人士指出。
这是一场简单的捆绑合作,亦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而股权之争的背后,只是游戏者们的“各得所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㈡ 股灾之下,曾高位入股戴姆勒的吉利到底亏了多少
2020年3月,我们与“股神”巴菲特一起见证了美股“10天4次熔断”的历史。与此同时,欧洲股市也发生了多起严重的波动状况,因为没有设置针对整个市场或与大盘指数挂钩的熔断机制,面对暴跌的股市,欧洲股民也只能靠祈祷度过此次危机。
进入3月以来,英国富实10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德国DAX指数等主要的欧洲股指都可以用“断崖式”暴跌来形容,且这三大股指在本月产生了52周范围内最低值。
“覆巢之下无完卵”,仅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宝马和戴姆勒在此劫中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月,这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股价都在52周范围内出现了最小值,分别为99.16欧元、36.595欧元、21.015欧元,一年跌幅分别为13.53%、31.16%和40.93%。可以看出,三者中,戴姆勒情况更甚。
在90亿美元这份“牵绊”出现之前,吉利与戴姆勒可以说泾渭分明,出现后,吉利与戴姆勒已打破这条线,出现了出行领域与运营smart“边缘化”的合作。虽然还没有更实质、更核心的合作内容,不过未来还很长,谁又清楚会发生什么?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90亿美元”成为了以后吉利与戴姆勒所有可能的“敲门砖”。而吉利走向全球化的愿景,也在李书福布局的吉利-沃尔沃-领克-戴姆勒协同联盟后日臻完善。同时,吉利也通过“协同”这一跳板,跳上更高的平台,展望更远的风景。
文/甘芳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阿斯顿·马丁用股权换技术,梅赛德斯-奔驰有望成其最大股东
10月27日(本周二),陷入财务窘境的英国豪华超跑制造商阿斯顿·马丁表示,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将在2023年之前增持公司股份至20%,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
梅赛德斯-奔驰将从目前开始持续增持,而想要实现议定的最大持股量20%,仍需2.86亿英镑(约3.727亿美元)。2.5亿股、每股50便士的新股票将在2023年之前分几批发行,梅赛德斯-奔驰将通过分享最新技术的形式获取其中一部分股份。
根据新协议,阿斯顿·马丁将获得一系列关键的奔驰技术使用权,包括下一代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总成以及其他车辆零部件和系统。
阿斯顿·马丁董事长兼最大股东劳伦斯·斯特罗尔(LawrenceStroll)对此表示:“我们与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们将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
这家在伦敦上市的公司表示,在首次增持股权后,梅赛德斯-奔驰将有权提名一名非执行董事进入阿斯顿·马丁董事会。
阿斯顿·马丁与梅赛德斯-奔驰早有合作先例。2013年,梅赛德斯-奔驰和阿斯顿·马丁就达成了技术入股的战略合作,以供应AMGV8发动机和E/E(电气)架构的零部件。
作为回报,奔驰公司获得了阿斯顿·马丁公司5%的股权。2018年阿斯顿·马丁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及进一步的融资之后,梅赛德斯·奔驰现在拥有阿斯顿·马丁2.6%的股份。
而以技术入股而非现金收购的方式持有其股份,在梅赛德斯-奔驰看来,更有利于与阿斯顿·马丁团队逐步磨合,并为未来深度合作打下基础。
相对应的,站在阿斯顿·马丁的角度而言,以目前的财务状况,用股权与梅赛德斯-奔驰交换技术是目前最能拿得出手的“筹码”。
阿斯顿·马丁近几年来的举步维艰已经成了业内公认的事实。自2018年10月它以每股19英镑的价格上市后,销售一直疲软,盈利不断预警,股价大跌导致市值缩水了75%。而为了推出全新SUV车型DBX,阿斯顿·马丁的支出又增加不少,进一步加剧了财务的恶化情况。
今年初,加拿大富豪劳伦斯·斯特罗尔入主阿斯顿·马丁也没能“力挽狂澜”,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亏损了2900万英镑,而去年同期盈利4300万英镑。
为了削减成本,阿斯顿·马丁表示电动车型推出计划将推迟至2025年以后,但面对新兴技术转型,没有奔驰的支持显然是无法进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顿·马丁产品的毛利润率虽高达32%,但净利润很低,主要原因为全年销量只有4000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分摊成本。这也是所有超豪华品牌很难独立生存,相继被大型汽车集团并购的原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赶超吉利,北汽将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对车企而言,“奔驰母公司股份”绝对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能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不仅可以左右这世界元老级的汽车企业,更可对外宣示自己不只是有钱,还能通过对戴姆勒的持股,帮助自身造车技术提升一台阶。只要你有钱,何乐而不为。
就目前而言,吉利的产品线已有沃尔沃作为高端技术输出,而且购入多家车企股权,基本实现了“多条腿走路”。同时前者与戴姆勒开展了部分业务,初步的目的已经达成。所以戴姆勒股权之争的“宫斗”,相信随着北汽的增股也将会消停一段时间。如果增持成功,北汽便可将更多利润投入到研发车型中去,并通过增强自身品牌的实力,避免再次陷入被动的局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北汽集团超越吉利成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股权至9.98%
易车讯 12月13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其已通过继续投资在2019年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股份9.98%;双方充分认可过去长期合作的成功,并重视未来的发展。同时,戴姆勒集团持有北汽集团在香港上市公司9.55%的股份,以及持有北汽集团在A股上市公司2.46%的股份。
通过此次增持,北汽将超越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2018年2月,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信息显示,交叉持股将助力双方在中国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长期成功。根据双方的协议,北汽集团没有进一步增持戴姆勒集团股票的计划。
此前的20年间,戴姆勒集团是北汽集团全球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北汽集团与戴姆勒集团的伙伴关系一直是合作典范,为推动两国的产业合作、技术创新甚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2021年年底,奔驰在华将引入四款纯电车型:EQA、EQB、EQC以及EQS。其中,奔驰EQA、EQB、EQC已实现本土化生产销售,奔驰EQE将于2022年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