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半导体芯片龙头股排名
中国半导体芯片龙头股排名前十的有:1、北方华创;2、中芯国际;3、兆易创新;4、卓胜微;5、紫光国微;6、韦尔股份;7、北京君正;8、华润微;9、扬杰科技;10、长电科技。
1、 北方华创。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华创,股票代码002371,是由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战略重组而成,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先进企业。北方华创主营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精密元器件业务,为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现有四大产业制造基地,营销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等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
2、 中芯国际。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港交所股票代码00981,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688981。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
3、 兆易创新。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领先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存储器技术和IC解决方案。2016年8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3986。在中国市场,兆易创新的SPINORFLASH市场占有率为第一,同时也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供应商之一。兆易创新的触控和指纹识别芯片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知名移动终端厂商,是国内仅有的两家的可量产供货的光学指纹芯片供应商。
4、 卓胜微。江苏卓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10日,于2019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卓胜微,股票代码300782。公司专注于射频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开发与销售,主要向市场提供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射频滤波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各类模组产品,同时公司还对外提供低功耗蓝牙微控制器芯片。
㈡ 并购重组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海康威视:安防产业龙头
控股股东为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52所),52所重点发展数字音视频、数字存储记录、外设加固、税务电子化、智能监控等技术及各类电子产品、节能照明产品等,其中数字音视频技术目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板卡和设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国内第一,数字存储记录技术和外设加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组建了海康集团、海康股份、海康威视(002415)等十多家控、参股公司。海康威视是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视频监控系统核心设备-DVR和板卡领域,连续数年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是全球主流的DVR和板卡生产厂家之一。目前总市值规模已达336亿,作为行业龙头已开始影响整个行业的估值定位。
卫士通:信息安全龙头
控股股东为西南通信研究所(30所),30所重点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通信领域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重大系统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始终保持了信息安全保密理论和应用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组建三○集团,集团以30所为核心,以卫士通、三○盛安、雅迅网络等为主要成员单位。目前总市值规模只有26亿,未来投资弹性较大。
四创电子:不断拓展民品应用
控股股东为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38所),38所重点从事防空雷达,电子系统工程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拳头产品包括气象雷达,安全防范电子工程,微波通讯设备,卫星电视接收高频头,R型变压器,LED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及系统集成,ASIC芯片设计,医疗及金融电子设备等。公司的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多个型号雷达新产品已进入投产阶段。目前正不断拓展民品应用领域。目前总市值规模为44亿,如有进一步的资产注入,潜力将不小。
高淳陶瓷:关注重组方案进展
公司有14所实力雄厚,拥有国内最大的微波暗室、雷达系统仿真与集成试验室、微电子组装技术中心、柔性加工制造中心等一流研发设施,产品覆盖了雷达、通讯、信息系统、天线微波、高功率设备、软件、信号处理、射频仿真、电子对抗、应用磁学、微电子、电子仪器仪表、交通电子、显示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特种元器件等数十个专业领域。重大重组方案一旦获通过,以目前总市值35亿,其未来潜力仍然不小。
华东电脑:期待产业整合
控股股东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32所),32所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和系统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下属有IT公司十数家,提供通用信息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以及以软件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集成,并已在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相对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作为一家上市较早的公司,公司正从毛利率低的低端产品生产及代理向高端产品代理与集成转型,已形成高端产品分销于集成、智能建筑、软件开发三大业务领域。成立华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营高端服务器类产品,推出“唐舟”国产OFFICE软件。
天通股份:与48所结盟
合作方是中电科集团的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48所),48所为国家级微电子、太阳能电池、光电材料、电力电子、磁性材料等专用设备研发、生产的专业机构。七十年代末开始承担离子注入机、电子束曝光机、聚焦离子束、等离子刻蚀等半导体设备的研制。目前48所持有公司1.99%股权。
㈢ 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估值超百亿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本轮投资者合计增资人民币8亿元,其中人民币3202.11万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7.68亿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本轮投资者合计将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4%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8亿元。
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纳入比亚迪合并报表范围。
比亚迪于2020年4月中旬宣布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5月下旬,比亚迪半导体即完成A轮19亿元融资,首轮投资方涵盖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红杉资本、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A+轮8亿元融资的投资方则涵盖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战略投资者。
两轮投资后,比亚迪半导体在投前估值75亿元的基础上,合计估值已达102亿元。后续,比亚迪半导体仍将积极推进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尽快形成具体方案,以搭建独立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完善公司独立性。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其中,作为电动车“CPU”的车规级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比亚迪半导体也是国内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产品覆盖乘用车领域与商用车领域,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
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是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的“开局之作”,对于比亚迪开放供应体系并加速汽车供应链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亚迪方面表示,分拆上市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快速完成两轮引战融资,也显示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发展前景的信心。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对IGBT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将对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在内的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形成利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帝科股份重组最新消息
半导体在股市中深得大家青睐,很多投资者都热衷于买半导体的股票,帝科股份也是其中一员,而且走势良好。接下来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帝科股份究竟值不值得投资。深扒帝科股份前,不如先看一看半导体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半导体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无锡帝科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用于光伏电池金属化环节的导电银浆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凭借产品研发、客户服务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在市场中树立了"高效、稳定、可靠"的良好品牌形象,取得了2016年及2017年度"中国光伏品牌排行最佳材料商"、"2017年度光伏材料企业"、无锡尚德"2017年度优质供应商"等荣誉。
从简介上看帝科股份实力不错,下面我们从亮点分析帝科股份可不可以投资。
亮点一:光伏银浆龙头企业,经营稳健
公司的核心产品是正面银浆,其营收占比、毛利占比都在90%以上,2016年开始,公司正面银浆销量增长激增,销量也紧随着增长不少。电池片前列的厂家如: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都是其客户之一。现如今,该公司已然踏进了杜邦、贺利氏、三星SDI、硕禾等一线正面银浆供应商梯队,已经是国内正面银浆最主要供应商之一。
亮点二:产能提升,盈利能力提高
公司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募集的方式,获得总计4.6亿元的资金,能够用于投资年产500吨正面银浆搬迁及产能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填补流动资金。当中新增年产能有255.20吨,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有助于进一步增加,此外,也有利于提升规模效应,使得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得以提高,能够使采购成本有效地降低,使产品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增加。
篇幅有一定限制,更多有关对帝科股份加深的报告和风险显示,这篇研报当中有一些我精心整理的信息,点一下下方的链接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帝科股份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全球的光伏行业正是高景气时期,全球能源结构不间断向新能源转型,中国制定"双碳目标"全球各国前后多次定制政策推进光伏产业进步,增强光伏产业长期发 展确定性。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正面银浆,它的市场前景很不错,持续推进正银国产化有助于缓解国产正银的供给压力。正面银浆占太阳能电池片总成本约10%,成本占比在非硅产业中超过30%,大幅度降低了光伏产业的成本投入,降低成本有很多方式,浆料国产化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国产正银市占率目前已达50%左右,预计将继续提升。帝科股份作为正面银浆的龙头企业,有绝对的市场竞争力,在光伏行业进一步发展中,帝科股份有机会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先机。
结合以上内容来看,正面银浆市场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好的,帝科股份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可文章是会比较滞后的,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帝科股份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可以帮各位诊股,诊断帝科股份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帝科股份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㈤ 估值超百亿元,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
日前,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关于拟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半导体)筹划分拆上市事项,并授权公司及比亚迪半导体管理层启动分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10月15日,注册资本4.5亿元,法定代表人陈刚,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领导厂商。”比亚迪表示,比亚迪半导体在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及产品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此前,比亚迪曾表示,比亚迪半导体积极寻求适当时机独立上市。随后,比亚迪半导体便引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等投资机构;此外,比亚迪及比亚迪半导体与爱思开(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投资机构(下称本轮投资者)签署了《投资协议》。
比亚迪介绍,引入两轮战略投资者后,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后估值已达102亿元,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
“完成两轮战略投资者引入工作后,集团将加快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比亚迪表示,两轮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是继内部重组之后,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又一重要举措。
比亚迪认为,此次分拆上市有利于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提升多渠道融资能力和品牌效应,通过加强资源整合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充分利用中国资本市场,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为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已完成内部重组、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及股份改制等相关工作,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产业资源、储备项目均获得提升,具备独立运营的良好基础。
比亚迪指出,此次分拆计划是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半导体业务,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比亚迪半导体的控制权。目前,比亚迪直接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的股份。
㈥ 微电子芯片企业股有哪些呢
综艺股份、大唐电信、同方股份、ST沪科、张江高科等。
1、综艺股份
综艺集团创建于1987年,起步于南通市通州区黄金村。集团成立20多年来,制订了超越竞争的蓝海发展战略,以股权投资为桥梁。
迅速切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有计划地坚定向现代化的高科技投资控股企业转型,打造成功了以信息科技产业为主线的高科技产业链,完成了以新能源为龙头、信息产业和股权投资为两翼的产业布局。
2、大唐电信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控股的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注册成立,同年10月,“大唐电信”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3、同方股份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取自清华大学清华园最早的建筑、昔日用作祭祀孔子的地方—同方部。
公司主要从事资讯科技(资讯系统、电脑系统、宽带通信)、能源与环境(人工环境、能源环境、建筑环境、生态环境)两大产业。同方股份在1997年成立,并在同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公司更名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4、ST沪科
ST沪科是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
5、张江高科
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南部,是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与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开发区同为上海浦东新区四个重点开发区域。
㈦ 国内芯片龙头公司有哪些
1、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为1969年组建的天津市第三半导体器件厂,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中环股份”,代码为002129。
是生产经营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本482,829,608元,总资产达20.51 亿。
㈧ 泰晶科技股票年度走势泰晶科技深度分析股票泰晶科技重组最新消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助力于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那在政策的影响下,相关的电子元件类股票有没有投资价值?今天学姐就来向大家详细讲解下电子元件行业中的领头羊--泰晶科技。
在全面剖析泰晶科技前,可以了解下这份电子元件行业龙头股名单,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宝藏资料:电子元件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高速高稳通讯网络器件及组件、精密冲压组件及部件,相关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在2019年,工信部认定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国2019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简单了解了公司的情况后,再来看看公司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自主创新能力强
就公司成立初期,即十分重视在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与研发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了基层研发人员、资深技术骨干、核心研发团队三级梯队结构合理的研发队伍。公司掌握了多种工艺技术,比如音叉晶体谐振器产品调频、切割、烧结、压封和分选等,获取了许多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司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通过不停的研发投入,公司增强了生产效率,更好的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亮点二:客户资源充足
长期以来,公司都专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生产经营,不断积累终端客户,结合多年市场运作,公司以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生产能力和按期交货能力等优势与一大批优质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关系,与同类型企业相提并论的话,公司对于优质客户资源的率先把握抢占了先机。
亮点三:产品品类扩张迅速
公司从KHz、MHz、热敏、TCXO 产品出发,品类全覆盖得以完成,而且还一直在对新产品进行研发创造,扩充了高频点、微型化、高稳定性优势产品的产能,未来 TCXO 和热敏产量增长明显是可以期望的。除此之外,公司在国内带头促进半导体光刻工艺产品产业化发展,加入掌握光刻工艺的公司的行列里成为全球继爱普生、大真空、NDK 之后第 4 家有此项技术的公司,打破海外高端产品垄断格局,坐享产业化红利。
因为无法在这全部讲完,更多关于泰晶科技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给各位归纳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获取:【深度研报】泰晶科技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之下,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导致部分电子元件供不应求。汽车电子、互联网应用产品、移动通信、智慧家庭、5G、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成为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得电子元件的市场需求更大了,也促进了电子元件的更迭换代,从下游需求层面来看,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而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作为龙头企业的泰晶科技电子,在将来能够从行业趋势中充分受益。
不过文章内容不具有实时性,要是想要掌握更具体的泰晶科技未来行情,点开这个链接,这里专业的投资顾问提供诊股服务,看下泰晶科技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泰晶科技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㈨ 比亚迪重组旗下半导体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寻求独立上市
4月14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已经通过下属子公司间的股权转让和业务划转,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简称“比亚迪微电子”)的内部重组。并且比亚迪微电子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未来,更名后的公司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根据公告显示,通过内部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重组后比亚迪将完成半导体业务的聚焦和深度整合。
同时,比亚迪还宣布,为增强比亚迪半导体的独立性,推动比亚迪半导体长期持续发展,公司副总裁陈刚已经在昨日(4月14日)向比亚迪股份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任后其将专职担任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专注于比亚迪半导体的经营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涵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比亚迪半导体已掌握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模块。IGBT全称为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即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作为核心高压控制开关组件,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和充电桩领域。
根据业内主流说法,IGBT模块约占电机驱动系统成本的一半,而电机驱动系统占整车成本的15-20%,也就是说IGBT占整车成本的7-10%,是电动汽车除电池以外第二高成本的元件。能够直接影响电机功率释放速度、车辆加速能力和峰值规律,可以看做汽车的“CPU”。
据了解,2008年,比亚迪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晶圆厂,开始自主研发的车规级IGBT芯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比亚迪已经成为国内能够自主制造车规级IGBT模块的公司。
对此,据比亚迪表示,未来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针对半导体业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比亚迪称是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及未来发展规划,将使公司半导体业务在独立运营下获得更快发展。采用多元化股东结构将扩充其资本实力,实现产能扩张。
据公告内容显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仍为比亚迪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的同时,还将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建立独立的资本市场平台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除了半导体业务之外,据比亚迪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快推进其他下属子公司业务的市场化,充分释放比亚迪下属子公司市场潜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