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业研报 > 高盛集团调研人工智能股票

高盛集团调研人工智能股票

发布时间:2022-07-25 06:10:09

㈠ 高盛的股东都是谁

高盛公司股东名单:

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C. Blankfei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盖瑞·柯恩(Gary D. Cohn)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

约翰·布莱恩(John H. Bryan)

克莱斯·达尔巴克

斯蒂芬·弗里德曼(Stephen Friedman)

威廉·乔治(William W. George)

拉贾特·古普塔(Rajat K. Gupta)

詹姆斯·约翰逊(James A. Johnson)

罗伊丝·朱莉博(Lois D. Juliber)

拉什米·米塔尔 (Lakshmi N. Mittal)

詹姆斯·斯基罗(James J. Schiro)

茹斯·西蒙斯(Ruth J. Simmons)

约翰·罗杰斯(John F. W. Rogers)董事会秘书

(1)高盛集团调研人工智能股票扩展阅读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并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高盛还是第一家中标协助中国处理不良资产的外资机构,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资产国际销售的外资机构。在不久前进行的中国银行上市中,高盛也是三家承销商之一。

考资料:Goldman Sachs | China - 2018股东

㈡ 金融科技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有哪些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有一系列的突破,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发展很快。我们做FDT的时候心目中有一个偶像,就是美国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它旗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在1989年到2009年间达到35%,比索罗斯和巴菲特高出10个百分点。2015年9月花旗做了一个预测,未来10年智能理财管理会增加5万亿美元的收入。高盛预测2025年AI为金融行业带来的增值每年达到430亿美元。2017年3月摩根大通发布了一款金金融合同解析软件,只需几秒就能完成以前律师们36万小时的工作。这说明人工智能很可能大规模的在商业,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应用。而且,在金融领域应用大数据也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条件和基础。刚才黄院士讲了,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必须有海量的大数据,数据越多越能说明问题,而金融公司天生就是数据公司,银行也好,交易也好,每天和数据打交道,而且这个数据的质量和数量也能达到一定的要求,这是人工智能得以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基础。另外,银行金融的业务相当多的是预测和决策类的,正是人工智能模型最擅长的领域。还有一点,金融作为全社会资源的配置工具,用AI对其加以优化,无疑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商业意义。
下面讲讲智能教育。FDT最初的宗旨就是为了培养交易员,是一种公益教育。FDT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智能的训练软件作为教育工具,还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准则和评价体系。这套教育准则和评价体系就是FDT财商指数,这不仅是我们评价交易员的标准,也是个性化教育的工具。这个财商指数本质上是通过大数据给用户画像,我们的用户就是交易员和散户,以加深对他们交易行为和交易心理的理解。我们根据海量的模拟交易数据发明了FDT财商指数。大家看这张图,这张图的横坐标是风险控制能力,纵坐标是盈利能力,用这个可以分清不同的交易员的情况,然后对他进行个性化教育。我们把交易员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优秀的模拟交易员。他们相对于庞大的FDT用户是很少的,占比不足1%,这部分交易员收益风险俱佳,可以重点培养,甚至可以给他实盘操作。第二类就是高级模拟交易员,占比约9%,他们交易的意愿比较强,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智能教育和培训帮助他提高。第三类就是中极模拟交易员,占比超过40%,他们风险意识较强,可以考虑被动投资。第四类是初级模拟交易员,FDT财商指数值比较低,但人数最多,占比超过50%,需要继续帮助他们上金融教育课。
FDT财商指数的创新,在于它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行为经济学。传统的金融方法都是靠问卷,基于人工设定的权限规则,对设定之外的行为特征就无能为力了,而FDT的财商指数是基于人工智能,通过非线性的机器学习模型,将上百个交易特征结合在一起,自动地抽取大量的判定规则,最终形成了财商指数的分数排序。传统的金融是基于结算后的“天”级别的数据,数据量少,非常简单,而且是单机计算,无法发现隐藏的风险和行为特征,而FDT的财商指数是对大数据按照毫秒级的行情识别,进行实时的分步式并发处理,可以深刻地了解交易员的心理和行为,数据越多,对交易员的个性化描绘越清楚,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做个性化的教育和训练。在特征方面,传统金融方法都是基于盈利或者回撤数据,而FDT财商指数是基于行为金融学来刻画用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偏差,这背后需要大数据架构的技术支持。综合来看,FDT财商指数的交易行为特征,是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对冲交易的专家经验的紧密结合。这是我们对每个交易员提供的FDT财商指数的报告,这是一个大报告,四个象限,包括盈利、风险、一致性、活跃度等,每一个后面都有一些具体的分析。其他的都好理解,只解释一下“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穿越牛熊”的能力,能够在变化的市场中灵活调整策略来实现稳定的盈利输出。下面是我们根据财商指数,对参与交易的这些学校做的一些排行。
下面讲智能交易。交易的核心,一个是止损,一个是预测,一个是配比。我们传统的交易都要设止损线,不管谁不管什么情况,到了止损线一律清仓,以免出现无法承受的交易损失,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忽视了个性差异。有了人工智能以后,在大量历史数据情况下,利用机器学习的模型,可以给每个交易员设定不同的止损线,比如可以根据交易员的历史盈利情况设定不同的止损线,也可以根据交易员的不同风格来设定,有些交易员喜欢也善于在大起大落中把握机会,你就给他设定个性化的止损线。FDT可以根据财商指数来设定精确细致的止损线。再就是对波动的预测。搞交易的人都知道,资产的波动性很重要,因为它既代表风险也代表盈利,所以好的交易员是在风险波动中赚钱。怎么样预测和判断这个波动?现在有了大数据和AI,就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对A股、期货做出一个波动的预测。还有就是资源的分配。对优秀的交易员,可以给他特定的交易机会。就像婚姻介绍所一样,我们用这个评价指数对交易员做一个评价,对股票做一个评价,不同的交易员做不同情况的市场,这样可以发挥每一个交易员的才干,这也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对交易的一种应用。
最后讲一下智能投资。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在迅速增长,到2020年,估计有180万亿人民币需要财富管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但是目前大部分用户投资不理性,买卖的时机不当,导致大部分基金产品盈利,但是大部分用户还是亏损。所以我们用人工智能的办法尝试解决。首先,是智能的用户理解,我们借助模拟交易平台和大量的数据,用FDT 财商指数,从金融行为学的角度评价用户的风险偏好。二是跟哥伦比亚大学的FDT智能资产管理中心合作,研究了一套智能资产组合优化的顶级算法。三是智能投资的风险管理,对每一个投资组合做未来盈利的亏损的概率估计。四是智能个性化的资金分配,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给他不同的产品,这也是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基金推荐,把合适的基金推销给最合适的客户。当然,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仍不成熟,市场运行还不完全是市场规律的反映,所以智能投顾的市场环境不稳定,所以我们还要创造一些条件。
总而言之,我们的金融交易市场结构不合理,要去散户化,美国用了70年,我们不要用那么多年。我们要培养优秀的交易员,通过FDT创新工厂探索有效的办法。我们通过培养交易员掌握大量的模拟交易的数据,再与科研机构合作来挖掘这些数据的价值,用以研发智能教育,智能交易和智能投顾,应该说在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应用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相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件事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商业价值。谢谢。

㈢ 高盛为什么能入股中国石化这样的国企

因为他入股的时候是我们国家在企业改革。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之时,高盛集团投资了中国石化,中粮和金龙鱼等多家大公司,并持有中国移动股份。它希望,在经济危机中,中国将被压垮,最大的市场美国将得到支持。高盛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其实力,而在于其短期的宽容和宽容,但其目的却是长期的贪婪。永远记住,高盛不是慈善家,更不用说雷锋了。因此,许多跨国公司也可能成为政府入侵经济的工具。在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已成为一场没有火药的战斗,因此,我们应该更加谨慎,稳定地发展。

㈣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你担心饭碗会被拿走吗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担心自己饭碗会被拿走,这是正常的担忧心理。

1、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

近日,中国秦皇岛一家生产水饺的工厂火了。几千平方米的厂房里,竟然看不到一个员工。从和面、放馅再到捏水饺,到零下50摄氏度条件下的速冻,流水线上的机器人都自如应对。

2、“还有人会为不能赶马车而忧虑吗”

可以预计,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对于就业的影响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但当人工智能不断击败最优秀的人类围棋选手时,我们就可以预计,未来年轻人可能不会再花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围棋,而是会去学习更加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了。

汽车其实是当年最好的一家马车公司创造出来的。最初,这个公司是把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用来做马车轮子。老板的弟弟不务正业,把发动机装在马车轮子上,结果发现可以不用马了。这在当时是可怕的——全世界那么多赶马车的人突然要面临失业了。虽然现在看来,其实完全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可以去做汽车司机呀,机器毕竟是需要人来操控的。

早在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时,人机矛盾就已经出现。最初人们都是惊恐的,有人甚至跑去砸机器。“纵观人类历史,所有的机器革命,没有毁灭人类,人创造了机器,同时机器也改变了人。新机器的出现,带来了大量新的工作,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上转到其他行业,但还有人会为不能赶马车而忧虑吗?”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呼之欲出,老问题又来了,我们还要再为汽车司机的工作岗位担心吗?”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对技术进步的恐慌之后,科技进步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都远多于它“杀死”的过时职位。例如,自动柜员机替代了一些银行柜员,但也让更多雇员进入了机器不能替代的销售和客服领域。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时代我们正在与人工智能轨道融合,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在大多数领域替换掉人类烦冗而复杂的工作,让人类减少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吴江说,“我们每周工作时间已从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未来可能会再减到30小时甚至是20个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少,提升素质和享受生活的时间就长了。最终,劳动者可以从事的新工作,也将由此产生。”

“现在美国3亿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到1%,将来工农业直接从业人口降到0.01%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劳动密集型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只有从程式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充满创新创造活力,活成独一无二的‘人’,才是我们无可取代的竞争力。”

3、劳动者也须转型升级

“虽然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会有更多新的、深度的、创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定会产生一些‘没听说过’的、‘智能化’的新岗位,比如已经被行业认可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工程师’,以及‘机器人产品经理’等。”

传统行业的“旧岗位”也需向“人工智能化”发展,如大多数保安、翻译、记者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剩下的少数人,可能收入会更高,比如能操控安保机器人又有丰富安保经验的安保负责人,比如垂直于某个细分领域的翻译人才,比如专门写深度报道的新闻记者。

当然,对于“智能代工”催生的新的岗位,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尽管一些工作岗位被取代的弊端会被全新职位的出现化解,但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经验表明,转变过程是极其痛苦的,人口从乡村大量涌入城市工厂,在当时的欧洲引发持续动荡。各国政府花费了上百年时间构建新的教育和福利体系,才最终适应这种转变。这就提醒我们,应提前对两大挑战准备好预案:一是如何帮助工作者学习掌握新技能;二是如何让后代做好知识和思想储备。

这一次的转变似乎更为迅速,当前科技传播的速度可比200多年前快多了。“我们必须提前行动,做好迎接新的工作岗位的准备。”陶庆华指出,所幸《规划》已明确:即日起,从小学教育、中学科目,到大学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这一要求,既紧迫又必要。是时候,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将其视为一个终身过程。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奖励死记硬背,而应该奖励好奇心和实验,它们是发现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他说,“如果你想把握未来,现在必须开始有意识提升自己,方能赶上时代的潮流。”

㈤ 高盛集团的存在弱点

1、业务组合过分依赖交易运作,导致盈利不稳定。
甚至连高盛为准备公开发行而进行的最小限度的财务披露,也能揭示出高盛的业务组合并不理想。有一些报表甚至显示出高盛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加脆弱。在华尔街最能赢利的收购兼并业务方面,高盛一直比主要的对手盈利强。去年摩根士丹利、美林和高盛做的项目金额几乎相同,但高盛比美林的盈利多50%,比摩根多30%。但令人担心的是高盛的收入组合比对手更不稳定,因为它更依赖交易运作。1998年前两季度中,高盛43%的收入来自交易,美林为23%,摩根士丹利为28%。年中,高盛的总资产是公司股权的36倍,比对手负债率高。如果将高盛比作一家钢厂的话,若以100%的生产能力计,可赚大笔钱;若以60%的生产能力计,就会亏大笔钱。这些事实使华尔街人士将高盛比作对冲基金。因此,一些人认为高盛可能不得不将其公开发行定价为较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低,其股票可能持续以折扣价格交易。高盛对交易的依赖性在1994年已成为问题,在今天仍为问题。虽然高盛最初的招股书不遗余力地指出公司的风险管理自1994年以来改进了许多,但也不可能改进到足以抵抗前几个月波及全球市场的动荡的地步。显然很少投资银行能为这样的惨淡市况作好准备。高盛和华尔街的其他投资银行一样,在最近的业绩数据报告中,体现出不利市况的影响。直至今年夏天,高盛的业绩还非常显着。净收入从1995年的45亿美元升至去年的74亿美元。税前利润(由于高盛是合伙人制,税项由合伙人支付)从14亿增至30亿。今年前两季度,收入增长50%,公司的盈利很快超过40亿美元。但目前每况愈下。在截至8月28日的季度里,税前盈利从前一季度降低27%。9月份更差,有传说公司可能损失高达9亿美元。毫无疑问,公司对于交易的依赖是高盛的利润象单摆一样波动的主要原因。
当然,高盛的管理层根本不必担心,因为高盛仍是私有的,它有办法淡化亏损程度。一些有限合伙人认为这是坚持私有制的主要原因。而公开发行则需要高盛放弃目前拥有的多报或少报盈利的灵活性。
2、资产管理业务的不足。
高盛业务组合中的另一弱点是其提供抵挡市场波动缓冲的资产管理业务。虽然资产管理增长很快,但却并不象其他对手那样盈利。1997年末,高盛是美林管理资产的1/3。高盛4.58亿美元的资产管理收入比摩根4亿的资产管理净收入高不了多少。
资产管理可能不象声势浩大的成千上万亿金额的投资银行交易那么惊心动魄和有利可图,但它能产生理论上比交易利润更稳定的以费用为基础的收入。高盛的资产管理业务起步较晚,为赢得业务而收费低廉,由于定位不明和人员流动而出师不利。1995年末,高盛只有52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其中40%来自低费用的货币市场基金。
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关于资产管理是“丑陋的义子”的看法正在改变。在过去的两年半中,资产增长了3倍多,高达1650亿美元,其中只有20%是货币市场基金。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态度已改变。高盛的资产管理公司如今雇有1000名员工,而几年前仅有250人,高盛不仅向聘用的外来人才许诺他们会成为合伙人(在高盛很少有),而且高盛内部其他部门的明星也转至资产管
理公司。美国金融研究公司说“高盛是呼之欲出的巨人”。但外部仍然批评高盛在营销方面远胜于投资方面,高盛要成为巨人还长路漫漫。没有公开交易的股票作为货币用来收购,通往巨人之路更加崎岖。3、公司内部矛盾公诸于众。 公开发行的举措加剧并揭露了公司内部的分歧,并将高盛的业务前所未有地公诸于媒体。矛盾之一是公司一般合伙人---是真正的有控制权的所有者---及有限合伙人之间的矛盾。虽然高盛管理层喜欢用“一边倒”来形容高盛人对公开发行的支持,但这种说法可能有些过头。这一举动使高盛的一些当今合伙人和108位有限合伙人愤愤不平或持有异见。
有限合伙人中的异见最甚,这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对于合伙制的信念及对交易条件的不满。最初,他们本将接受超过其股权帐面值25%的溢价,但一般合伙人期望得到将近300%的溢价。发行重组就如何处理有限合伙人的资本这一问题给予他们几种选择,其中之一是他们将得到目前股票股权的55%的溢价。若公开发行达到300%溢价,目前的合伙人将得到绝大部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导致发行搁浅的是当市场下跌,300%的溢价下降,乃至有限合伙人与一般合伙人的所得基本相同---甚至更多。
即使早在发行依然继续进行时,已有关于高盛两位行政总裁保罗森和柯赛的传言。1997年末的营运总监保罗森,本已否决公开发行但却最终同意,条件是要坐上行政总裁的交椅。甚至传言公开发行的支持者柯赛,由于公开发行搁浅而受到攻击。
高盛尝试的公开发行使“公平”这一词和公司中层员工的薪酬成为焦点问题。高盛并不一定给中流砥柱的初级行政官支付高额薪酬,虽然这些人埋头苦干,并为能加入合伙人以及可能有8位数收入的机会所吸引。凭借公开发行,高盛着重保证将薪酬向中下层员工倾斜。但公开发行的搁浅,令高盛高级合伙人必须马上重整合伙人制度。这可以解释为何高盛今年比1996年多吸收十几位合伙人。即便如此,更多的成千上万中层员工可能希望高盛能完成公开发行,并问自己高盛是否依然是唯一的理想工作。摩根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摩根比以前接到更多的高盛员工寻找工作的电话。
高盛一贯是其他人乐于憎恨的公司,这多半是由于高盛如此出色。那么为何该公司与其他华尔街公司不同呢?高盛出众之处多半在于华尔街上广为流传却少有公司真正拥有的一种概念:即公司文化。自新聘员工步入曼哈顿下区布罗德大街85号那一刻起,高盛的优越及其对手的平庸即给人以刻骨铭心的印象。高盛警诫新员工永不能让公司蒙辱或出现在媒体中。他们一天工作14、16、18小时,明显是为了获得加入合伙人这诱人的独一无二的奖赏而奋斗。
首要问题依然存在。第一:高盛没有进行公开发行,是否错过了黄金机会,抑或幸免于难?也许答案是后者。若去年春天它出售股票,其股价现在会大大低于发行价---这对于华尔街的头号公司来说是耻辱的开端。其实,许多合伙人认为公司躲过了子弹。另一问题:高盛在不远的将来是否会上市?公司高层依然坚持发行上市的路线。但许多其他人,包括长期的华尔街人士以及现在和以前的合伙人,都认为不可能。目前不仅有一大群新的合伙人——星期一会议后有25%的新合伙人——需要被说服,但公开发行搁浅后,那些上次投“赞成”票的人会重新考虑。华尔街极度投机的最近一轮之后,可能需要新的一批投资者再次相信这些股票会卖成4倍帐面值。

㈥ 人工智能来投资,靠谱吗有哪些有名的交易系统

在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领域,人类早已经不是电脑的对手。因为基本不需要人工智能,电脑只需要靠强大的运算能力,就足以战胜人类,电脑可以通过暴力计算的方式,每一步落子,电脑都可以运算出所有的可能性,穷尽推演。从历次比赛的结果看,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围棋作为人类最后的堡垒,是不能通过暴力计算的方式解决的,因为围棋棋盘上每一点,都有黑,白,空,三种情况,棋盘上共有19*19=361个点,所以可能产生的局数为3的361次方种,361的棋盘上所形成的变化,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不是天上的星星有几颗的问题,而是宇宙中原子有多少。正因为复杂多变的特性,围棋被所有的人公认为电脑与人脑对弈的最后堡垒,但是如今最后的堡垒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被阿尔法攻破了。

严格来讲阿尔法离真正的人工智能还很遥远,但是此次围棋大赛的表现,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未来,与之前的深蓝不同,Alphago的核心是两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策略网络"(policynetwork)和“值网络”(valuenetwork)。它们的任务在于合作“挑选”出那些比较有前途的棋步,抛弃明显的差棋,从而将计算量控制在计算机可以完成的范围里——本质上,这和人类棋手所做的一样。Alphago一方面具备强大的运算能力,另一方面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想象如果这些优势运用在金融交易上,那可能真的是一场革命的到来。机器取代人类可能并不遥远。
做过交易的人,对EA(Expert Advisor)并不陌生,很多人和公司都在做EA的研发,EA实际上只是将固定的交易模式编写成代码,让电脑自动执行,基本上所有的EA的编程原理都是基于技术指标的模型判定,用编程来实现自动交易,所以EA还谈不上智能交易。开发EA首先得有一套可盈利的交易系统,但是可盈利的交易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因为市场上基本不存在能够一直盈利的固定的交易模式,因为市场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EA的固定模式没有办法适应这些变化,所以EA很多情况下,只在某一特定时期表现良好。而人是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改变策略,根据错误,来不断的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那么人工智能可不可以实现真正的自动交易呢?
国际投行高盛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量化交易系统,叫做”高盛量子“ 。高盛量子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交易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能力,一个人很难做到对某一个产品所有交易历史数据的复盘,但是计算机分分钟就可以做到,并且完成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一方面对所有的历史数据包括行情走势、经济指标的分析,做出大概率事件的交易模型,制定合适的交易策略,另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能力,不断的根据市场新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及改变,通过适当的试错,来区分适应单边,震荡不同的市场形态,再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给出正确的判定。
最近高盛量子在斗鱼直播平台开放了部分产品的交易直播,可以去参考一下。

㈦ 高盛们唱空科技股的图谋能否得逞

高盛在6月9日唱空科技股后,瞬间科技股包括中概股出现较大幅度下挫。6月12日(周一)开盘,香港市场科技股、华尔街科技股都再次下挫。美股科技龙头股延续上周五跌势,引领全球科技股重挫,早盘苹果股价跌超4%,创去年4月末以来最大两日跌幅;Facebook股价跌近2.6%;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跌逾3%;亚马逊股价跌超3%,创2月3月来最大单日跌幅,成交量超过平时水平的三倍;Netflix股价 一度逼近5.5%。虽然收盘时都有所回升,但苹果、亚马逊仍然跌幅居前。
更加令人关注的是,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情况。继高盛之后,6月12日(周一)摩根大通报告提到了苹果已经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重挫,并警告,此前大批懒散的资金在跟风追捧美股科技股,经历上周“黑色星期五”之后,科技股还会有更大的灾难。瑞穗成为一周以来第二家下调了苹果股票评级和目标价的券商。花旗则是下调了iPhone 8发布当月的iPhone销量和苹果的收益预期。
美银美林较早也已发布报告警告美股估值。
科技股连续两天下跌的导火索是高盛率先看空。高盛看空的理由无非是科技股估值过高,已经存在较大泡沫。这轮科技股确实出现了过快上涨,从技术指标看,大部分科技股企业的盈利水平已经很难支撑其股价,比如阿里巴巴市盈率在60倍左右,显然高于30倍以下的合理水平幅度较大。
但是,全球科技股总体上没有泡沫,而且业绩都非常好,都是拿出高盈利的真金白银支撑股价的,这是与本世纪初科技股泡沫破灭完全不一样的。一方面股价回调两天根本谈不上破灭泡沫,另一方面回稳迹象已经显现出来。
6月12日(周一)纳指仅仅下跌0.5%,两日累跌也只不过2.3%。周一,中概股出现企稳迹象。京东微涨0.56%,陌陌微涨0.4%;阿里巴巴微跌0.26%,新浪跌0.59%,网络跌0.56%。
当然,跌幅最大的是苹果股价下跌2.39%,亚马逊下跌1.38%。这两只股票权重较大,下跌对纳指影响较大。但是这两只股票并不能代表科技股的全部。比如,亚马逊股价确实过高,涨幅确实过大,回调是正常现象。亚马逊与阿里巴巴业务同质化很强,但总体没有阿里巴巴发展后劲大,但股价却是阿里的几倍。亚马逊回调有市场动力的作用力。
苹果公司被看空,股价较大幅度下挫也不是没有道理。一方面股价也是涨幅过大过快。今年以来苹果这只个股的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而市场又担心对iPhone 8的热情已经充分体现在价格中,从现在起苹果股价进一步上行会受限。另一方面经营策略发生一些问题,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大有江郎才尽的感觉。被几家投行看空不无道理。
必须认识到苹果股价是个性问题,不是科技股的全部,也不可能代表科技股走势,仅仅是短暂影响而已。
中概股之所以很快企稳,总体看中概股股价普遍不高,况且远走他乡上市被投资者不了解或者存在或多或少欺负是存在的。好处在于,没有被炒作的泡沫过大。
总体看,全球科技股泡沫是微乎其微的,短暂回调是正常合理的,后劲投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科技股不会重蹈本世纪初泡沫破灭的覆辙。高盛们对科技股是很难唱空的。关键在于科技股本来就不“空”。
到底高盛们突然唱空科技股意图何在,需要仔细思量思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背后肯定有利益纠葛。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是,听到坏消息时买,听到好消息时卖。如果科技股继续下跌几日,倒是一个“抄底“的好时机!
当然,投资者要密切注意空头头寸的变化,以预防短期个股风险。这里需要注意,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一份报告:目前苹果(AAPL)的空头仓位是91亿美元,五月末时一度达到年内峰值97亿美元。过去两个交易日,苹果股价暴跌让空头大赚超过5亿美元。苹果只是空头仓位第三高的美股,阿里巴巴(BABA)当前的空头仓位达167亿美元,特斯拉(TSLA)的空头仓位也达到105亿美元。

㈧ 关于中国人工智能正在崛起各公司共筑千帆竞发产业生态的介绍

2017年9月,高盛发布了关于中国人工智能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详细剖析了受益于AI技术的一众中国公司及中国人工智能崛起的各种因素,称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崛起,中国将成为全球的AI超级强国。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初设人工智能的企业,因为他们将代表着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将渗透入中国的各行各业并建立不同的服务模式。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所说的:“人工智能+时代,是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万千开发者和科学家的新时代。这里空间广阔,完全容纳得下千帆竞发的产业生态。”

㈨ 智能汽车概念股龙头一览 智能汽车概念股票个股有哪些

金龙汽车:三龙整合渐入佳境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兵,王德安 日期:2015-08-26
事项:
近日,我们调研了金龙汽车,与公司管理层就三龙整合和新能源客车产销情况等投资者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
平安观点:
三龙协同渐入佳境。福汽集团入主后,对上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掌控力明显加强,并在采购、研发、销售、品牌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解决三龙采购成本偏高、大金龙新能源研发实力较弱、销售端三龙内耗明显等关键问题。现阶段三龙整合渐入佳境,随着上述举措逐步落地,公司综合实力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配股快速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公司拟采用配股方式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成立汽车金融公司,不超过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考虑到公司近年营运资金较为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企,且下游客户中客运企业和公交企业所处行业景气度以及盈利状况不佳,我们认为此次配股能快速缓解公司及上下游客户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对于公司扩张产销规模、改善上下游供应关系以及汽车产业战略升级均有重要意义。
少数股东权益有望短期内整合。由于历史股权问题,上市公司的少数股东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一直较高,2012年至2014年均在50%左右。随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逐步清晰,大小股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逐步达成共识,管理思路更加统一。配股完成后,公司有望于短期内利用募集资金进一步整合少数股东权益。
福汽集团资产注入值得期待。福汽集团旗下有东南汽车、福建奔驰、金龙汽车、福建新龙马四大汽车业务板块,产品覆盖轿车、SUV、MPV、大中轻型客车。其中,福建奔驰是戴姆勒集团在亚洲唯一的商务车生产基地,2014年销量约1.3万辆,同比增长近10%,2016年唯雅诺的换代车型V-class有望国产上市,发展势头良好;东南汽车2014年销量6.7万辆,同比下滑较多,但近期全新SUV车型DX7上市,为公司注入新活力;金龙汽车是全国产销规模最大的客车企业,近年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并且是集团内唯一的上市公司。随着上市平台的股权、管理问题逐步消除,集团资产注入的预期渐强。
新能源客车爆发式增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探索全新推广模式。2015年前7月,金龙汽车共生产新能源客车5699辆,同比增长7.4倍,其中纯电动客车2923辆(行业排名第二),插电混客车2776辆(行业排名第一)。考虑到下半年新能源客车推广将继续提速,预计公司全年新能源客车销量1.2万辆。同时,为应对2016~2020年新能源客车补贴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司将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并与特锐德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全新的推广模式,为客车用户提供实惠、便捷的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随着福汽集团开展更深一步的资源整合以及新能源客车销量占比不断提升,三龙协同逐步落地,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大幅改善。预计2015年/2016年/2017年EPS分别为0.74元/0.96元/1.1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客车推广进度低于预期;2。三龙协同效果低于预期。
上汽集团:业绩高于预期,合资品牌销量或将自四季度反弹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一朋 日期:2015-09-02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阅读全文

与高盛集团调研人工智能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雪球稳健医疗股票 浏览:449
股票比债券更加安全的投资 浏览:916
借钱不还股票账户会被冻结吗 浏览:34
股票交易系统的投资回报 浏览:859
海通证券股票账户注销后多久生效 浏览:713
st被戴星后股票走势 浏览:82
股票账户休眠登录 浏览:867
长期来看股票下跌了迟早会涨回来 浏览:883
开了股票账户后不使用 浏览:273
股票外挂多账户报单 浏览:876
发行价最高的中国股票 浏览:197
所有信息都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浏览:991
股票投资三个阶段 浏览:920
如何设置选买短线股票指标 浏览:554
赚钱的股票作手 浏览:749
广发股票软件如何删除分组 浏览:53
贵州茅台股票技术走势分析预测 浏览:654
股票软件怎么找新出的概念版块 浏览:963
股票具配什么条件是龙头服 浏览:517
众信旅游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浏览: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