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利收购沃尔沃将带动哪些A股
与汽车相关的产业如钢铁,汽修,机械等等
2. 合并重组独立运营 吉利计划与沃尔沃合并纳入香港上市公司
2月10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同时发布公告,公告称双方管理层正在进行商讨,探讨双方公司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合并后的业务将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同时现有的吉利、沃尔沃、领克等品牌仍将保持品牌独立。
附:吉利汽车大事记
2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本次收购涉及金额18亿美元。
2012年3月9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双方就沃尔沃汽车公司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转让技术达成协议。2012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2013年2月25日,吉利汽车欧洲研中心在哥德堡成立,进行下一代中型车模块化的架构和关键部件开发工作。
2015年4月9日,吉利博瑞上市,2016年,随着博越、帝豪GS、帝豪GL等上市,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迈进“精品3.0时代”。
2016年10月24日,吉利汽车集团发布LYNK&CO全新品牌,采用模块化开发理念和设计语言,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2017年8月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沃尔沃汽车集团共同组建吉利-沃尔沃和领克汽车两大合资公司。6月,收购宝腾汽车及路特斯股份。
2017年12月27日,吉利控股与欧洲基金公司Cevian达成一致,将收购其持有的沃尔沃集团(ABVolvo)8847万股的A股股票和7877万股的B股股票,收购沃尔沃8.2%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2019年10月7日,吉利控股方面正式宣布,正在和沃尔沃汽车探讨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文/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与沃尔沃业务合并重组,吉利汽车会再成股民的香饽饽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呼之欲出,吉利沃尔沃合并未来路在何方
近年来,中国车企收购国外品牌的例子并不少,但大多数车企都在花钱买教训。不过,也有成功的案例,像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从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也是只增不减。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正在与沃尔沃汽车探讨业务合并重组。意图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实现成本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以应对挑战。方案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和极星品牌的独立性,合并后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
虽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整合上市还为时尚早,但以这对“模范夫妻“取得一系列成果来看,整合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在市场低迷、成本飙升的大环境下,相信2020年的“报团取暖”或者并购新闻将不止这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吉利与沃尔沃合并重组,中国的“大众”还会远吗
立春刚过不久,车市却率先迎来了“惊蛰”。
2月10日晚,吉利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
要知道近两年整体环境收紧,车市持续下行,像2019年车市便以整体百分之七的负增长收尾,吉利与沃尔沃在这个阶段传出可能合并重组的消息,无异于平地起惊雷。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于吉利还是沃尔沃,此次合并若成行,都将是一次极大的利好。对于吉利或将带来品牌国际化与技术更新的双重“蜕变”,对于沃尔沃则是一次冲击一线豪华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或许会带来一个“中国大众”,且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巨头,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吉利欲合并沃尔沃,市值或超越上汽集团
[亿欧导读]?国际化,中国车企的“最终梦想”。
如果此番完成重组合并,新集团未来实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对吉利来说,将率先成为自主品牌中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车企,另外,领克原计划于2020年至2021年登陆欧洲和北美市场,届时也将依托沃尔沃在当地市场成熟的营销和品牌资源。
吉利汽车有夺取中国市场更高占有率的野心,沃尔沃汽车意图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双方都加足马力布局国际化,重组整合一举多得、互利共赢。
吉利近年来在全球化布局上颇为突进,每一个动作都指向发展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车企这一终极目标。毕竟李书福对吉利汽车最初的愿望便是“生而全球”。
合并潮与淘汰赛已经开启,集团国际化作战成为产业转型时代的新特征。在大浪淘沙的时代中,各国车企品牌呈现高度集中化是必然趋势,如李书福对汽车行业一直以来的预判——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将只有两三家车企活着。
因此,吉利和沃尔沃此次资本层面整合,将着重打破组织结构壁垒,促进双方在研发和采购体系及管理效率上的进一步融合,以应对全球化路上降本增效的挑战。迅速凸显吉利旗下沃尔沃、吉利、领克、极星等各品牌的独特品牌特性,培育市场认知与口碑,同时实现品牌矩阵与全球布局的合纵连横。
吉利和沃尔沃第二个“十年”正在翻开序章。
而另一个事实是: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电气化、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冲击着汽车产业,白热化的竞争推动着车企直面变革,抱团取暖,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协同和规模化效应,打破国际化壁垒,实现技术和资本联合出海。
2019年汽车界的合纵连横已初见端倪,FCA与PSA合并成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丰田与铃木斥资百亿日元各自持股,一汽、东风与长安注资T3项目,上汽与广汽抱团取暖……吉利将沃尔沃收入囊中,是业内联合作战的必然之举。
多方合作将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有助于协同打造成熟产品体系。如今自主品牌与传统跨国车企实力悬殊,要想在激烈角逐中虎口夺食,构建起自身的全球化体系竞争力,才有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
距离“生而全球”的梦想,吉利又近了一步。但掌控一家全球车企并让它长远的发展,绝非易事。这家汽车集团表现如何?上市之后,资本市场将给出最客观的评价。
编辑:郝秋慧、奚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吉利沃尔沃寻求合并整合 将跻身全球车企市值TOP10
在收购沃尔沃汽车十年之后,吉利正在寻求与这家来自北欧的豪华品牌寻求更高程度的合并整合——不仅仅是在业务层面,而且在至关重要的资本市场上,双方也要实现高度统一。
2月10日,吉利控股和沃尔沃汽车双双发布公告,官宣了双方正在推进整合的消息,并刻意强调了“协同”效应。
这种“协同”的主要表现,除了研发生产之外,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双方将会以同一主体的形式,登陆资本市场。
这意味着合并一旦落地,目前在香港挂牌的吉利汽车(目前市值约180亿美元),将会迎来市值飙升,并由此跻身全球车企市值TOP10。
吉利沃尔沃公告整合
按照沃尔沃的官方表述,这是一次“强强联手”的整合,目的是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并特意强调“强强联手”能够促进双方深化合作,并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以及财务方面实现更加有效的协同效应。
沃尔沃还具体表述称,业务重组将会使得吉利和沃尔沃更充分地实现规模优势,能够集中资源引领行业变革。
另外,这次重组后,沃尔沃、吉利、领克、极星等还将保持各自的品牌定位不变。
在资本市场方面,重组后的新公司将会通过在香港H股挂牌的吉利汽车实现上市,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挂牌。
吉利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中也表示,正和沃尔沃探讨通过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以打造一个“强大的全球集团”,能够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作用,以应对未来挑战,同时也确认了新公司将在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
从纵向的角度观察,再结合此次双方共同发布的公告,表明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十年之后,正在把这项并购推向深入——这一次涉及到的是技术、成本控制、财务和资本市场的深度整合。
十年之后“感情”加深
2010年3月,吉利宣布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
在当时,这是一桩轰动业界的“蛇吞象”式的收购交易。
即便是已经沦落至被收购的境地,但是作为一个来自北欧的豪华品牌,在被收购之前的2009年,沃尔沃汽车依然在全球卖出了33.5万辆汽车,同比跌幅10.6%,是过去十年的最低值。
而作为收购方的吉利汽车,当年销量是33万辆,但是同比增长率是48%。
这种体量和品牌上的大同小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当时收购中的一个细节——吉利保证沃尔沃的“绝对独立运作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两个品牌独立经营,虽然同在吉利旗下,但属于并行关系。
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这个约定对于打消沃尔沃和福特的疑虑、快速推进收购事宜,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现在十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沃尔沃在2019年的销量达到了70万辆,翻了一番还要多,而吉利的销量更是超过了136万辆,增幅超过四倍。
业务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十年前那桩收购交易的成功——借助于吉利的收购和资金支持,沃尔沃度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破产危机,而且实现了高速发展;同样借助于这次收购,吉利的技术和品牌溢价能力大幅提升,全球化战略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包括领克使用沃尔沃的CMA平台等,都意味着双方在技术上的合作交流,相比收购之初,水平已经大幅提升。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吉利和沃尔沃把合作推向更高层次,也就是此次双方共同提及的业务整合。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从时机的角度来看,双方也表现出了高度默契。
整合时机凸显“默契”
理论上,吉利这次和沃尔沃的业务整合并没有板上钉钉。
吉利在公告中的表述是,这笔交易还没有具体时间表和详细计划,而且还得经过双方董事会和股东、监管机构的批准,同时还要考虑“市场情况”。
沃尔沃汽车官方发布的公告与之类似。
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吉利和沃尔沃能够在一些关键事项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就披露相关信息,意味着在业务和资本市场的“合并整合”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默契。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时机的选择也颇为微妙。
在2018年5月,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吉利控股选择了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来推进沃尔沃在香港和瑞典上市,估值为160亿-300亿美元。
《金融时报》当时的报道称,吉利希望沃尔沃独立上市的估值能够超过300亿美元。
不巧的是,2018年的资本市场走势不佳,香港恒生指数从2018年1月底超过33000点的阶段高点,最低跌至当年10月份的大约25000点一线,跌幅超过了24%。
这让沃尔沃寻求的多达300亿美元的估值难以实现,后来也就没有了下文。
这还不是全部。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的2016年,沃尔沃就向包括瑞典养老基金在内的三家机构投资者,以可转换优先股的形式筹集资金50亿瑞典克朗,这一动作被普遍解读为沃尔沃将会寻求独立上市。
现在的市况完全不同了。
自从进入2019年以来,港股市场基本围绕27000点左右震荡走稳的趋势较为明显,这在客观上为吉利和沃尔沃的重组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跟2018年的单边下跌走势大不相同。
所以从时机的角度来看,吉利和沃尔沃选择在此时推进合并事宜,相当于选择了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而且即便按照早前报道中160亿美元的保守估计,新集团的估值也将达到340亿美元,超越排名第十和第九位的日产汽车(约200亿美元)和福特汽车市值(320亿美元左右),铁定跻身全球车企市值TOP10。
技术变革“倒逼”整合
在这轮汽车行业100多年来罕见的技术浪潮里,以电动化、自动驾驶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已经推动了包括驾驶体验在内的革命性变化,并且成为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仅从技术角度去看,这对沃尔沃和吉利的整合是一个利好。
因为自从发明了汽车史上第一条安全带之后,沃尔沃就在有关“安全”方面储备了相当的技术实力,也正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很早就拥有了包括CitySafety在内、已经具备了初级自动驾驶能力的安全系统。
而在无人驾驶趋势明朗化以后,沃尔沃也开始不断升级自己的相关系统,这意味着其尽管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在技术创新层面并不是很吃亏。
对于吉利来说,不仅仅因为其在过去的十年间销量翻了四倍多,更在于其背靠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所以沃尔沃的技术叠加了吉利的本土化优势之后,带来的协同红利极具诱惑力。
众所周知的是,虽然无人驾驶已经成为一款车的核心竞争力,但研发无人驾驶系统却并非易事——成本高、风险大、回报周期长。
所以无论是大众和福特,还是宝马和戴姆勒,都选择了联合研发的路径,以分摊研发成本。
相对于上述公司,吉利和沃尔沃同属吉利控股旗下,在合并重组后,将会在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方面,获得更大优势。
结语:
从当初的收购,到双方在技术上合作,顺利推出领克,再到现在进行合并重组,并打算挂牌香港甚至斯德哥尔摩,都表明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在走向深入,落地实施的话,将诞生一个年度销量超过200万辆、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化车企——这既是吉利的目标,也是沃尔沃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拟议中的合并整合,对于新集团来说,只是一个开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吉利和沃尔沃合并会对沃尔沃带来什么影响
近日,吉利汽车CEO桂生悦在吉利汽车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吉利和沃尔沃合并的进展正在研究合并的具体计划。吉利合并沃尔沃将带来什么影响?毫无疑问,这对吉利来说肯定是利好的事情,但对沃尔沃来说,又会不会降低沃尔沃的品牌形象?
品牌力不及宝马豪华的沃尔沃甚至在XC40和S60低配搭载1.5T三缸机,而宝马部分1.5T三缸车型都不得不换回2.0T四缸机。尽管沃尔沃1.5T三缸车看似发动机输出参数不错,而宝马X1三缸卖得好,而沃尔沃XC40的1.5T三缸却卖不动!
写在最后
吉利和沃尔沃合并后重新在香港和未来在瑞典上市,不仅能解决吉利目前拥有8大品牌所需的现金,还能为吉利和领克品牌提供更便捷的品牌、技术和广告等输血,让吉利和领克品牌越做越强,而吉利集团能玩转如此多的品牌吗?毕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赚钱,而沃尔沃目前处于二线品牌弱势地位的情况下,经销商大幅降价拉升销量,吉利和沃尔沃合并后可能让沃尔沃未来品牌价值进一步削弱,直到未来耗尽完沃尔沃所有的品牌和技术价值,到时候高价卖掉沃尔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吉利与沃尔沃探讨业务合并重组 港股高开8.61%
中国网汽车2月11日讯今日,吉利汽车港股高开8.61%,报价14.88港元。截至记者发稿,涨幅达10.66%,每股报价15.16港元。
吉利汽车昨晚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AB公司(沃尔沃汽车)的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建议交易)进行重组的可能性,此次联手旨在促进双方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
公告称,整合后的新集团将继续保持旗下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星等品牌的独立性,拟将合并后的业务于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能进入资本市场。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整合,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协同,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方面也发布公告称,正筹划与吉利汽车进行业务重组。
截至2月10日收盘,A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市值为2483.90亿人民币。有证券分析师认为,双方合并后可能是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