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业研报 > 全美科技优先的股票趋势

全美科技优先的股票趋势

发布时间:2023-01-26 20:42:12

⑴ 美国贫富差距

最近,2012年3月的美国报纸《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刊登了经济评论家埃杜多·波特(Eardo Porter)的文章,标题是:收入不平等挖民主的墙角(Inequality Undermines Democracy),主要是说收入差距的严重扩大,将产生政治的两级分化(political polarization),有钱人与没有钱人之间的政治体系产生分裂,民主的政治制度就将遭到破坏。这是危言耸听吗?显然不是。那么,究竟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呢?号称代表西方民主制度的美国怎么会被收入差距来挖墙角呢?这是值得研究和分析的。
应该说,美国人从来没有太关心他们收入的差距。最近几十年来,美国的贫富之差一直比其他发达国家大得多,而且这种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但民意测验表明,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大多数美国人却并不关心收入差距。根据去年11月美国盖洛普(Gallup Poll)民意测验,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要求政府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和减少财富的不平等是特别重要的事;而其他80%的人关心的是如何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者也很少关注国民的收入差距;总统选举和国会议员竞选也很少拿缩小收入差距来说事。收入不平等并不是选民予以最优先考虑的事。即使最近30多年来,贫富的收入差距已经急剧增大,但美国政府没有做任何努力来抑制这个趋向。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无产阶级状况趋于恶化,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作出的科学分析。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状况如何,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西方国家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有了显着增长,生活得到了改善。从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普遍性的赤贫和营养不良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西方国家的贫困标准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尽管如此,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却迅速扩大,这个严酷的现实必然引起西方国家政府和百姓的关注。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对美国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收入分配状况作一分析。
一、70年代以来美国的贫富状况
战后直到60年代,美国各阶层收入差距是趋于缩小的。按照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美国全国家庭可分为最低收入家庭、次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中上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五大类。从下表可见,在70年代以前,占全国20%的上层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趋于下降,由1936年的51.7%降到1965年的41%。而中层家庭(从次低到中上)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缓慢上升,由1936年的44.2%上升到1965年的54%。最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比重略有上升。 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70年代后半期收入差距开始呈现扩大倾向。对20%收入最高者和20%收入最低者的平均收入进行比较,两者的差距在1974年是7.5倍,1992年扩大到了10.2倍。1977 ~1992年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的部分几乎都归入富裕阶层手中。在这15年间,美国全国60%的人的收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下降了,只有40%的人的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最穷的20%的人的税后收入绝对下降了12%,而最富的1%的人的税后收入却增长了136%,其平均收入从约20万美元增至48万美元左右。
美国不同收入家庭在全国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单位:%) 1936 1944 1950 1956 1962 1965 1970 最低20% 4.1 4.9 4.8 4.8 4.6 5 5.5 次低20% 9.2 10.9 10.9 11.3 10.9 12 12 中等20% 14.1 16.2 16.1 16.3 16.3 18 17.4 中上20% 20.9 22.2 22.1 22.3 22.7 24 23.5 高的20% 51.7 45.8 46.1 45.3 45.5 41 41.6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基尼系数为0 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全部财产集中于一人; 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贫富差距继续加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现状报告》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状况为:1950年为0.369,1960年为0.353,1970年保持不变,1980年为0.365,1990年为0.369。而《美国住户、家庭与个人收入》中描述的美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为:1970年为0. 394 ,1980年为0.403,1990年为0.428。无论那种计算结果,都表明7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贫富之间的相对差距在迅速扩大。 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经济学家贾里德·伯恩斯坦指出:“最后造成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因此在美国一大批工人和家庭感到愈来愈穷。这些工人照章行事,设法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维持生活水平。然而他们却节节失败。”他指出:在1993年,收入高的5 %的家庭获得全部收入的19.1%,而在1989年为17.9%,1981年仅为15.4%。 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的资料,1993年,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48.2%,创二战以来的历史纪录。
财富分配不均的差距远大于上述收入分配的差距。财富是按一家人拥有的全部资产的现价衡量的,包括银行帐户、股票、证券、人寿保险储蓄和共同基金股票之类的金融财产,房屋和非公司企业,汽车

和主要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等等。
在80 年代中期, 美国财富分配中出现了所谓“三三制”的现象:1983年,占人口1%的“上上层”占有国民财富的35.8%,占人口9%的“上层”占有国民财富的33.3%,占人口90%的人占有国民财富的31.2%。这个差距在90年代继续扩大。据美国最新的统计结果,1992年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美国全部财富的42%,而在1989年为39%。 这表明,美国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速度正在加快,从而促成了所谓“超级富豪”的出现。据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埃德·沃尔夫计算,在1983年到1989年财富增加较多的年份中,美国净财富从13.5万亿美元增加到20.2万亿美元,增加的总额(6.7万亿美元)中的3.9万亿美元(占58.2%)被只占美国人口0.5%的最富的人占有。现在,占美国人口总数的0.5%的50万个家庭,拥有全部资产的39.5%。这使得美国在贫富悬殊方面处于发达国家的首位。
收入分配不均的扩大带来了贫困化的发展。据1992年公布的材料,1991年处于贫困线以下的美国国民达3570万人,较1990年增加了210 万人,占总人口的14.2%。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每年一度的统计结果,1993年有393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196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当时有396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占总人口的21.9%)。(历年处于贫困线下的美国国民情况统计见下 由上表可知,7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贫困人数在略有波动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从美国贫困人员的结构来看,穷人主要是生活在大城市日益衰败的老城区中的黑人、居住在穷乡僻壤的白人农民、年幼的儿童和退休的老人、以及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或多子女大家庭中的成员。
在1991年的3570万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穷人中,按人数算,白人比黑人多一倍,白人为2370万,黑人为1020万,其余为拉美和亚裔移民;但按人口比例算,黑人贫困率最高,相当于白人的3倍 1991年美国有1360多万少年儿童(其中600万是6岁以下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下,占贫困人口的39.1%,1994年上升到40%(而在全国总人口中,儿童占27%)。1991年的统计数据还表明,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378万生活在贫困中,占当地老年人口总数的12.4%。 大都市是美国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1992年城市人口为1.97亿,其中2737万生活在贫困线下。1989年纽约市有近20%的人生活在贫困中,底特律有32.4%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芝加哥、休斯敦、亚特兰大、巴尔的摩、费城和新奥尔良等另外13个大城市也都有20%以上的人属贫困者。1994年的统计表明,大都市的贫困率为14.6%。 人口统计数据还表明,贫困与家庭规模和结构有一定关系。美国有约一半的穷人生活在家庭成员超过5人的大家庭中, 在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中,贫困率则高达34.3%,生活在这类家庭中的穷人数目达1860万。
二、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美国的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的本性就是榨取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使自身不断增殖。反映在分配领域上,劳动者总是处于受剥削的地位,而资本家则力图限制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消费,从而扩大自己的财富。虽然在一定时期里为了缓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资产阶级会在分配领域做出有限的让步,但不可能根本改变分配领域不平等的关系。
除了制度原因外,70年代末以来美国收入差距扩大,还取决于下列经济和社会因素。
(一)在经济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换、资本积累的加剧以及美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是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重要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熟练工人、复杂劳动者,因此,缺乏专业技术、所受教育少的一般工人就业机会大大减少,收入不断降低。 战后兴起的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使劳动工具和生产工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进步自70年代以来尤其明显。1971年微处理机问世,至今已发展到3万多种。微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 机器手、电视机、录像机以及各种通讯设备等。首先,打破了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同时也把大量工人和一部分管理人员变为剩余劳动力,使成本发生了变化。据统计,美国工作场所的平均雇员数,1990年比1980年减少了8%。 雇员人数减少最多的工业部门恰恰是信息技术费用开支最高的部门。信息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 在扩大再生产进展缓慢,难以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

失业人数会不断增加。在美国经济缓慢回升的1993年,失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失业人数仍超过850万,原因之一就是, 劳动生产率因信息技术的采用而提高了3%,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了2.2%,不足以吸收因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剩余劳动力。
其次,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生产要素及生产过程日益趋向于智能化,因而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自动化工厂车间里工作的劳动者,要经过特别的训练,要掌握自动化机器体系工艺流程原理,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等等。因此,有较高知识技能的熟练工人成为各家公司的争夺对象,抬高了这部分劳动者的工资,相比之下,技术不熟练的、年轻的和受教育少的工人的工资就降低了。在美国,自70年代起直到80年代末,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的周薪差距从大约40%扩大到了大约70%,而完成中学学业所需的学费增加了30%以上。中学辍学者和其他几乎没有专业技术的雇员的实际收入不但与受过更多教育和培训的雇员相比有所下降,而且从绝对意义上讲也下降了不少。
如果美国有一套应变能力较强的合理的劳动力教育与培训的机制,那么,上述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将会大大减弱。遗憾的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和各种社会政策没能起到帮助劳动力掌握竞争所必须的技能的作用。美国的中等学校通常只泛泛地讲授一点在劳动力市场中谋职的方法,大多数专门技能的训练都在企业中进行。而企业提供的技能培训的面往往较窄,不适应企业和个人的进一步发展。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加剧,80年代,许多企业进行了组织调整,工人的技能经常因企业的合并或吞并而变得过时,导致这段时期里约有200万工人被解雇。 其中,受害最深的是年轻人。1981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为8.8%,而16 ~19岁青年的失业率达21.5%。 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种族和年龄的原因,美国人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面前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平等的,这也导致一部分人难以适应技术发展对就业要求的变化。据1993年的统计,在美国,越富的家庭拥有和使用计算机的比例越大。白人家庭的电脑拥有率是黑人或西班牙裔美国人家庭的3倍,而白人的贫困率恰恰约为黑人贫困率的1/3。目前2/3的美国人还没有电脑,但在年收入在7万美元以上的富人中,74%的人拥有一个以上的电脑终端。另外,在美国条件较好的私立中学里,学生们都拥有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查阅西方各国图书馆的资料,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绝大部分专家、教授通话。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洛杉矶的一所穷人中学里,2000名学生只有30台计算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已使用了12年到13年。“不懂电脑将会成为新的文盲。”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提供较高工资水平的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呈减少的趋势,呈增长势头的第三产业的平均收入偏低。
制造业生产是大规模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同一行业中劳动条件差不多,工人的工作比较稳定,而且,制造业有较强大的工会,因此其收入水平较高。1979年,美国制造业的平均周工资为268.94美元,高于全部门的平均水平219.3美元。 而第三产业部门由于工人受教育和培训的程度相对较低,工人工作稳定性较差,加上工会力量的弱小,西方国家这个部门的工人工资一般比制造业部门约低5%~10%。在美国, 第三产业中发展较快的服务业的平均周工资1979年为175.27美元,低于全部门的平均水平,比制造业部门低约34.8%。
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换进入新阶段,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着提高。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总人数的比重,50年代分别为55%和52%,80年代中期则分别为70%和75%。而制造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则从1965 年的28%降到1987年的20%。据统计,80年代美国新增约2000万个工作岗位。但据《幸福》杂志所排列的美国500 家大公司(主要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统计,在此期间其职工实际上减少了350万人。可见, 新增就业人数多数来自低工资的服务行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下降。
第三,生产与资本的集中使垄断资本家的财富迅速增长,与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拉大。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以来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大大提高,垄断资本获得的利润迅速增长,资本积累越来越多,而且日益集中在少数大垄断资本手中。加之,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些实力雄厚的传统工业部门的大公司为了争夺新技术、增强竞争力,与一些实力有限但技术先进的公司合并,例如汽车公司大量合并计算机公司和半导体公司。同时,竞争也促使采

用同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同部门,不同公司之间的合并,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合并了休斯飞机公司,争夺米勒飞机公司,它们都采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因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美国资产为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在1965年有47个,1983年猛增至234个;资产为1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在1965年只有2个,到1983年发展为25个。现有大公司的资产额、 销售额和利润额大大超过以前的公司。 根据《幸福》杂志公布的世界1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情况, 1990 年列为榜首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资产额为1802亿美元,相当于1983年最大公司即埃克森公司资产额630 亿美元的近3倍。
生产与资本的集中和信息技术的采用,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同时,工人的劳动报酬并没有相应提高,结果,垄断资本家的利润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工人工资的增长速度
由左表可知,1970年工资增长速度比利润增长速度快3. 2 %, 从1975年开始,二者的关系发生转变。1987年,工资增长速度比利润增长速度慢了3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将日益集中在拥有巨额资产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第四,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陷于“滞涨”,也使广大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
1974~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济处于缓慢增长和停滞中,企业开工不足严重,美国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一度降到64%。失业人员剧增,1982年失业率达10.8%,失业人数高达1220万。同时,消费物价上涨严重,通货膨胀率1979年为11.3%,1980年高达13.5%。80年代美国的经济一直在“滞涨”的死胡同中蹒跚前进,致使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增长速度放慢,甚至绝对下降
上表表明,1981年工人实际工资甚至低于1961年的水平。另据统计,1984年与1991年相比,全部私人非农业部门的周工资从293 美元增至355美元。但以1982年不变价格计,却从275美元降至256美元,下降7%。
第五,70年代后期以来抑制经济衰退的经济政策也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起了推动作用。
战后实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使美国在70年代陷入“滞涨”的困境中。为了走出困境,80年代,里根政府采纳了供应学派的政策主张,实行“经济复兴计划”,其核心是减税,包括将所得税税率下调,降低所得税累进额。从1981年到1988年,个人最高税率从70%减少到28%。从新税收法案规定的边际个人所得税率来看,收入愈高,税率降低的幅度愈大。因此,新税收法案被认为是对富人有利的税法。据统计,年收入在1.5~2万的人,在1981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减税方案实施后,纳税金额反较一年前为多。因为,人们上缴的社会保险工资税增加了。在减税政策实施几年后,美国占纳税人10%的富有者1990 年比1977 年少交税931亿美元,而其余90%的人(主要是中层居民)则多交256亿美元。此外,美国政府还削减了社会福利支出,使贫穷者更贫困。
(二)在美国,种族歧视、单亲家庭增多和非婚生子女人数的上升等社会问题也对贫富差距的扩大有重要影响。
第一,种族歧视。由于美国过去长期在学校实行种族隔离,使黑人受教育程度明显不如白人。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的民权运动后,今天在美国几乎找不到有关种族歧视的法律和公共政策,但种族歧视依然存在。1992年春爆发的洛杉矶那场种族骚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黑人仍处在一种不被人信任,容易遭人误解和忽视的状况,白人在私下歧视黑人问题颇为普遍。
在教育系统,广大黑人青少年仍没有得到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据全美科学研究委员会的报告说,美国目前有84%的青年有中学文凭,但黑人儿童中却有40%连小学都没读完,黑人中文盲达30%。由于黑人家庭经济贫困,使黑人在中小学所受的教育水准普遍低于白人,高中升入大学的黑人学生在70年代至80年代不超过38%, 不到白人学生的一半。1986年上大学的黑人比1976年减少3.4万,在18~24岁的黑人青年中,上大学的比例从1976年的35.4%降至1987年的27.8%。受教育机会的不足,必然会对黑人学生的专业知识训练和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限制,因而影响到黑人的就业和竞争能力。从6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黑人的失业率一直是白人的2~3倍,尤其年轻黑人失业率保持在30%~35%。即使是有工作的黑人,多数也只能从事最笨重和最受轻视的低收入的劳动。
第二,单亲家庭和非婚生子女。由于离婚率高和分居人数的上升,以及大量的少女未婚先孕,美国社会中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迅速增多。1993年这类家庭已占美国家庭总数的30%。在所有单亲家庭中,

约80%由母亲抚养子女,但母亲或因需要在家照看孩子,无法外出谋职;或因年龄太小,不能就业;或因教育程度太低,找不到工作,她们往往只能依靠社会福利为生。美国目前约有100万13至19岁的少女未婚先孕, 其中一半的人生孩子后辍学,依靠社会救济为生。
综上所述,美国70年代后半期以来贫富差距扩大有其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原因,其中既有生产力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阵痛(如科技革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失业人数的增加),也有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所造成的恶果。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给人们带来益处,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改变的话,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就无法根除。

⑵ 美国股市是强势有效市场吗美国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术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国股市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美国人炒股不只是看K线图,还有其他看图方法。

美国股市历史: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

⑶ 美国三大股指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作用

美国三大股指有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三大指数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琼斯股票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数。

2、标准普尔500指数:英文简写为S&P 500 Index,是记录美国500家上市公司的一个股票指数。这个股票指数由标准普尔公司创建并维护。

3、纳斯达克指数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3)全美科技优先的股票趋势扩展阅读:

欧洲三大股指:

1、英国富时100,又称FTSE 100 英国富时10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自1984年起,特别挑选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100种股票,其成分股涵盖欧陆9个主要国家,以英国企业为主。

2、德国法兰克福指数,又叫DAX指数。1988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交易,基准点为1000点。指数以“整体回报法”进行计算,即在考虑公司股价的同时,考虑预期的股息回报。

3、法国CAC40股价指数,由40只法国股票构成。由巴黎证券交易所(PSE)以其前40大上市公司的股价来编制,基期为1987年底。该指数从1988年6月5日开始发布,反映法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

4、较新的CAC-General指数由100只法国股票构成,使用更广泛,但CAC-40指数仍被视为基准指数。两种指数均以市值加权计算。CAC-40是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MATIF)和巴黎期权交易所(MONEP)指数期权和期货的标

⑷ 美股中的主要市场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NYSE
NYSE又称纽约证券交易所(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是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IPO数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数据),交易量第二(2008年数据)的交易所。2005年4月末,NYSE收购全电子证券交易所(Archipelago),成为一个盈利性机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8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证交所-泛欧证交所公司(NYSE Euronext)。

NASDAQ
NASDAQ又称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全称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简称NASDAQ),是一个基于电子网络的无形市场,大约有5400家公司在该市场挂牌上市,是美国上市公司最多、股份交易量最大的证券市场。
1968年,美国证券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Inc.简称 NASD)为解决场外交易(OTC 市场)的分割问题,决定创建“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1971年,该交易系统正式启动,NASD把500多个做市商的交易终端和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数据交换网络,并从OTC市场挑选出 2500多家规模、业绩和成长性都名列前茅的股票,规定做市商把这些股票报价列示于该系统,供投资者参考。1975年,NASD提出了上市标准,彻底割断了与其它OTC股票的联系,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上市场所。2000年,纳斯达克通过私募发行股票,并于2002年开始在OTC市场交易。2005年2月,纳斯达克在自己的市场上挂牌交易。2007年5月,纳斯达克以37亿美元收购北欧证券市场OMX公司,联合组建一个跨大西洋的交易平台。新公司命名为纳斯达克OMX集团,总市值高达71亿美元,其中纳斯达克拥有72%的股权,OMX公司股东拥有28%的股权。

AMEX
AMEX又称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过去曾是全美国第二大证券交易所,坐落于纽约的华尔街附近,现为美国第三大股票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大致上的营业模式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但是不同的是,美国证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时进行股票、期权和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关注于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并为其提供一系列服务来增加其关注度的交易所。
美交所通过和中小型上市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帮助其提升公司管理层和股东的价值,并保证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有一个公平及有序的市场交易环境。

PK市场
PK市场又称粉单市场、 粉纸交易市场(Pink Sheet Exchange)。粉单市场(Pink Sheet)原名National Quotation Bureau,简称NQB(全国报价局),在1913年成立,为一私人企业,因最初是把报价印刷在粉红色的单子上而得名。1963年NQB被出版业大财团买下,使得NQB仍以印刷的方式出书寄提供信 息,1997年NQB更换新经营团队,以电子揭示看板的新技术提供客 户柜台买卖中心的交易信息。2000年6月,NQB改名Pink Sheets LLC(Liability Limited Company)。
今天粉单交易市场,已纳入纳斯达克最底层的一级报价系统,是美国柜台交易(OTC)的初级报价形式。广义的美国OTC市场包括NASDAQ、OTCBB和粉单市场,按其上市报价要求高低依次为:NASDAQ→OTCBB→粉单。

OTC
OTC全称柜台交易市场(Over-the-Counter)是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种证券交易机构柜台上进行的股票交易市场(也就是没有集中场所的资产交易网络)所以也叫做柜台交易市场。
市场如何把买卖双方组织起来进行交易将决定市场的基本机制、特点和效率。据此,证券交易市场可以分为竞价市场与柜台市场两种基本形态。所谓竞价市场,是指按拍卖方式组织起来的市场,其代表形式是证券交易所。柜台市场是按标购标售(Bid and Ask)方式进行交易的市场,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NASDAQ系统。

⑸ 美国主要股票指数有哪些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纳斯达克(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缩写,但目前已成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代名词。信息和服务业的兴起催生了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始建于1971年,是一个完全采用电子交易、为新兴产业提供竞争舞台、自我监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电子交易市场。
S&P500股价指数乃是由美国McGraw Hill公司,自纽约证交所、美国证交所及上柜等股票中选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业类股、40家公用事业、40家金融类股及20家运输类股,经由股本加权后所得到之指数,以1941至1943这段期间的股价平均为基数10,并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广提倡。因为S&P指数几乎占纽约证交所股票总值80%以上,且在选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动性及产业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数货一推出,就极受机构法人与基金经理人的青睐,成为评量操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3个被誉为美国股市三大指数。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就不在这里多加赘述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由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分类,股票指数可以分为这五种: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五个里,规模指数是大家最常见到的,好比各位常见的“沪深300”指数,它体现了沪深市场中有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交易也很活跃的整体情况。
再比如,“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说的是上证市场规模较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所象征的就是某一行业目前的整体情况。举个例子,“沪深300医药”就是典型的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所构成,这也是反映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一个整体的表现究竟如何。
主题指数反映了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类似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那么还有一些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根据前文内容可得,指数实际上就是选择了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所以,通过分析指数,我们就能够对市场整体的涨跌状况做一个快速的了解,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预测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⑹ 美国的高科技股票是什么

美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人投资者也慢慢被淘汰,所占的比例现在已经很少了.我看到的数据,有的说10%,有的说4%,相差比较多,但大多数都是10%左右。再加上科技的发展,单个人在这方面越来越不占优势,当然还是有很多比较成功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去看看相关的记录片。
科技股上涨5倍,甚至10倍,如果没有人买,是不可能的上涨这么多的。股票的价格受很多方面的影响,但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股市中,股票的价格想要上涨或维持在一个价格,是需要投资者用钱来认可的。如果投资者觉得公司的发展很好,认为股票会继续上涨,就会愿意花钱买股票,持有股票的投资者也不愿意卖出股票,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都认可这只股票,都在不断买入,这个时候供小于求,就会进一步推高股票的价格。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例如市场上没有更好的股票来投资,股价已经被推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再加上一些长期投资者,就只好都呆着不动,价格就会跟随市场和经济形势变动。
反过来,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被高估了,价格不可持续,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就会考虑卖出股票,当出现大量的卖出的时候,股票价格就会动摇甚至下跌。总之,买的人多了就涨,卖的人多了就跌,但不是一定的,也有例外。
所以,股票涨了那么多是一定有人买的。这个我们没有生活在美国,不知道牛市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像我们一样都在谈论股票,我们中小投资者比较多,牛市的时候都喜欢谈论股票。

⑺ 股票里有什么流通股,普通股,原始股等等,这些是怎么划分的啊各自的含义是什么高手给解答下

流通股
流通股:可流通股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北京两个法人股系统STAQ、NET上流通的股票。由于中国证监会在1992年10月成立,所以在此之前的股票上市都是由各证券交易系统自己审批的。而在此之后,所有股票的上市流通都统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与流通股对应的,还有非流通股,非流通股股票主要是指暂时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
随着中国股市的健全发展,流通股将逐渐成为历史。股票全部流通是我国近年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是保证我国股市正常发展的重大举措,全流通解决了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分散不合理的问题,最终公司大小股东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对大股东而言,由不流通到可以流通,原来在手里不容易交易的股票,现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卖高价,当然是天大的好处。 对上市公司而言,原来大股东的股票不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变现,股票的涨跌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只知道在股市中圈钱而没有积极性经营好公司。现在他们的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场上交易,股票价格与他们的利益紧密相关,促使他们搞好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公司的发展,这不是对上市公司有好处吗? 对股市来说,上市公司质量提高了,股民愿意出钱投资,是其一;全流通方便了收购、重组,增加了股市的活跃度,是其二。 对股民来说,上市公司经营改善了,盈利机会增多了;股市活跃了,挣钱的机会增多了,可不是有好处?何况股改时大股东还支付对价呢。 对国家来说,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个历史问题,这是一个好处,公司好了股市好了,可以多收税这是二个好处,股民都有盈利,社会稳定,这是三个好处。股市好了,可以多发股票,那么中央可以上市筹资,减轻国家负担,这是四个好处。
非流通股与流通股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但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这样做了,一定要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

普通股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参与公司经营的表决权。普通股股东一般有出席股东大会的权利,有表决权和选举权、被选举权,可以间接地参与公司的经营。
(2)参与股息红利的分配权。普通股的股利收益没有上下限,视公司经营状况好坏、利润大小而定,公司税后利润在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了公积金并支付优先股股息后,再按股份比例分配给普通股股东。但如果公司亏损,则得不到股息。
(3)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当公司资产增值,增发新股时,普通股股东有按其原有持股比例认购新股的优先权。
(4)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利。
(5)公司破产后依法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不过这种权利要等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权利满足后才轮到普通股。
什么是普通股
普通股是随着企业利润变动而变动的一种股份,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普通股的基本特点是其投资收益(股息和分红)不是在购买时约定,而是事后根据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来确定。公司的经营业绩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经营业绩差,普通股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股份,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在我国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点概括为如下四点:
(1) 持有普通股的股东有权获得股利,但必须是在公司支付了债息和优先股的股息之后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视公司净利润的多少而定。当公司经营有方,利润不断递增时普通股能够比优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过50%;但赶上公司经营不善的年头,也可能连一分钱都得不到,甚至可能连本也赔掉。
(2) 当公司因破产或结业而进行清算时,普通股东有权分得公司剩余资产,但普通股东必须在公司的债权人、优先股股东之后才能分得财产,财产多时多分,少时少分,没有则只能作罢。由此可见,普通股东与公司的命运更加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当公司获得暴利时,普通股东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当公司亏损时,他们又是主要的受损者。
(3) 普通股东一般都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即有权就公司重大问题进行发言和投票表决。普通股东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权,持有两股者便有两股的投票权。任何普通股东都有资格参加公司最高级会议枣每年一次的股东大会,但如果不愿参加,也可以委托代理人来行使其投票权。
(4) 普通股东一般具有优先认股权,即当公司增发新普通股时,现有股东有权优先(可能还以低价)购买新发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百分比不变,从而维持其在公司中的权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万股普通股,而你拥有100股,占1%,现在公司决定增发10%的普通股,即增发1000股,那么你就有权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变。
在发行新股票时,具有优先认股权的股东既可以行使其优先认股权,认购新增发的股票,也可以出售、转让其认股权。当然,在股东认为购买新股无利可图,而转让或出售认股权又比较困难或获利甚微时,也可以听任优先认股权过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认股权时,一般规定股权登记日期,股东只有在该日期内登记并缴付股款,方能取得认股权而优先认购新股。通常这种登记在登记日期内购买的股票又称为附权股,相对地,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的股票就称为除权股,即股票出售时不再附有认股权。这样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股票的投资不再附有认股权。这样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包括老股东),便无权以低价购进股票,此外,为了确保普通股权的权益,有的公司还发认股权证枣即能够在一定时期(或永久)内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目普通股份的凭证。一般公司的认股权证是和股票、债券一起发行的,这样可以更多地吸引投资者。
综上所述,由普通股的前两个特点不难看出,普通股的股利和剩余资产分配可能大起大落,因此,普通股东所担的风险最大。既然如此,普通股东当然也就更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而普通股的后两个特性恰恰使这一愿望变成现实枣即提供和保证了普通股东关心公司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权力的手段。然而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股和优先股向一般投资者公开发行时,公司应使投资者感到普通股比优先股能获得较高的股利,否则,普通股既在投资上冒风险,又不能在股利上比优先股多得,那么还有谁愿购买普通股呢?一般公司发行优先股,主要是以“保险安全”型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对于那些比较富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普通股才更具魅力。总之,发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目的在于更多地吸引具有不同兴趣的人的资本。
普通股和优先股哪个好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随着企业利润变动而变动的一种股份,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 份,是股份企业资金的基础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点是其投资收益(股息和分红)不是在购买时约定,而是事后根据股票发行公 司的经营业绩来确定。公司的经营业绩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经营业绩差,普通股 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股份 ,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在我国上交所与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点概括为如下四点:
(1) 持有普通股的股东有权获得股利,但必须是在 公司支付了债息和优先股的股息之后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视公司净利润 的多少而定。当公司经营有方,利润不断递增时普通股能够比优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 可以超过50%;但赶上公司经营不善的年头,也可能连一分钱都得不到,甚至可能连本也赔掉 。
(2) 当公司因破产或结业而进行清算时,普通股东有权分得公司剩余资产,但普通股东必须 在公司的债权人、优先股股东之后才能分得财产,财产多时多分,少时少分,没有则只能作罢 。由此可见,普通股东与公司的命运更加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当公司获得暴利时,普通股东 是主要的受益者;而当公司亏损时,他们又是主要的受损者。
(3) 普通股东一般都拥有发言权 和表决权,即有权就公司重大问题进行发言和投票表决。普通股东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权 ,持有两股者便有两股的投票权。任何普通股东都有资格参加公司最高级会议枣每年一次的股 东大会,但如果不愿参加,也可以委托代理人来行使其投票权。
(4) 普通股东一般具有优先认 股权,即当公司增发新普通股时,现有股东有权优先(可能还以低价)购买新发行的股票,以保 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百分比不变,从而维持其在公司中的权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万股普通 股,而你拥有100股,占1%,现在公司决定增发10%的普通股,即增发1000股, 那么你就有权 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变。
在发行新股票时,具有优先认股权的股东既可以行使其优先认股权,认购新增发的股票,也 可以出售、转让其认股权。当然,在股东认为购买新股无利可图,而转让或出售认股权又比较 困难或获利甚微时,也可以听任优先认股权过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认股权时,一般规定股权登 记日期,股东只有在该日期内登记并缴付股款,方能取得认股权而优先认购新股。通常这种登 记在登记日期内购买的股票又称为附权股,相对地,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的股票就称为除 权股,即股票出售时不再附有认股权。这样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股票的投资不再附有认股 权。这样在股权登记日期以后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包括老股东),便无权以低价购进股票,此外 ,为了确保普通股权的权益,有的公司还发认股权证枣即能够在一定时期(或永久)内以一定价 格购买一定数目普通股份的凭证。一般公司的认股权证是和股票、债券一起发行的,这样可以 更多地吸引投资者。
综上所述,由普通股的前两个特点不难看出,普通股的股利和剩余资产分配可能大起大落, 因此,普通股东所担的风险最大。既然如此,普通股东当然也就更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 前景,而普通股的后两个特性恰恰使这一愿望变成现实枣即提供和保证了普通股东关心公司经 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权力的手段。然而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股和优先股向一般投资者公开 发行时,公司应使投资者感到普通股比优先股能获得较高的股利,否则,普通股既在投资上冒 风险,又不能在股利上比优先股多得,那么还有谁愿购买普通股呢?一般公司发行优先股,主 要是以“保险安全”型投资者为发行对象,对于那些比较富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普通股 才更具魅力。总之,发行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目的在于更多地吸引具有不同兴趣的资本。
2.优先股
优先股是“普通股”的对称。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在分配红利和剩余财产时比普通股具有优先 权的股份。优先股也是一种没有期限的有权凭证,优先股股东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 (少数可赎回的优先股例外)。优先股的主要特征有三:一是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由于优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优先股的股息一般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而且一般 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分红,但优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获得股息,对公司来说,由于股息固定,它 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二是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无投票权,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有投票权。
如果公司股东大会需要讨论与优先股有关的索偿权,即优先股的索偿权先于普通股,而次于 债权人,优先股的优先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股息领取优先权。 股份公司分派股息的顺 序是优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后。股份公司不论其盈利多少,只要股东大会决定分派股息,优先 股就可按照事先确定的股息率领取股息,即使普遍减少或没有股息,优先股亦应照常分派股息 。(2)剩余资产分配优先权。股份公司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优先股具有公司剩余资产的分配 优先权,不过,优先股的优先分配权在债权人之后,而在普通股之前。只有还清公司债权人债 务之后,有剩余资产时,优先股才具有剩余资产的分配权。只有在优先股索偿之后,普通股才 参与分配。
优先股的种类很多,为了适应一些专门想获取某些优先好处的投资者的需要,优先股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式。 主要分类有以下几种:
(1)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累积优先股是指在某个营业年度内,如果公司所获的盈利不 足以分派规定的股利,日后优先股的股东对往年来付给的股息,有权要求如数补给。对于非累 积的优先股,虽然对于公司当年所获得的利润有优先于普通股获得分派股息的权利,但如该年 公司所获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规定的股利分配时,非累积优先股的股东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后年度 中予以补发。一般来讲,对投资者来说,累积优先股比非累积优先股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2)参与优先股与非参与优先股。当企业利润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还可以跟普通 股共同参与利润分配的优先股,称为“参与优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参与利润分配的 优先股,称为“非参与优先股”。一般来讲,参与优先股较非参与优先股对投资者更为有利。
(3)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的优先股是指允许优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条件下把 优生股转换成为一定数额的普通股。否则,就是不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优先股是近年来日益 流行的一种优先股。
(4)可收回优先股与不可收回优先股。可收回优先股是指允许发行该类股票的公司,按原来的 价格再加上若干补偿金将已发生的优先股收回。当该公司认为能够以较低股利的股票来代替已 发生的优先股时,就往往行使这种权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优先股。
优先股的收回方式有三种:(1)溢价方式:公司在赎回优先股时,虽是按事先规定的价格进行 ,但由于这往往给投资者带来不便,因而发行公司常在优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笔“溢价”。(2) 公司在发行优先股时, 从所获得的资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项创立“偿债基金”,专用于定期地 赎回已发出的一部分优先股。(3)转换方式: 即优先股可按规定转换成普通股。虽然可转换的 优先股本身构成优先股的一个种类,但在国外投资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种实际上的收回优先 股方式,只是这种收回的主动权在投资者而不在公司里,对投资者来说,在普通股的市价上升 时这样做是十分有利的。
普通股与特别股有何区别
特别股主要指的是优先股。
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四个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
(2)、利润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
(4)、剩余资产分配权。
优先股:指公司在筹集资金时,给予投资者某些优先权的股票。
优先股的优先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优先股享有固定的股息,不随公司业绩好坏而波动,并且可以先于普通股股东领取股息。第二方面,当公司破产进行财产清算时,优先股股东对公司剩余财产有先于普通股股东的要求权。
因此与普通股相比较,优先股票有如下四方面的特点:
(1)、股息率固定。
(2)、股息分派优先。
(3)、剩余资产分配优先发。
(4)、一般无表决权。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发行过优先股

原始股 原始股常识
一. 什么是原始股: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十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这便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桶金。
二. 原始股的分类: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三. 原始股的收益:
通过上市获取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高额回报,很多成功人士就是从中得到第一桶金的。通过分红取得比银行利息高得多的回报。
四. 原始股的投资案例:股权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桶金的机会。
1999年2月17日,以生产数码无线电话称雄市场的广东企业侨兴环球产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因而成为我国第一家境外的上市的民营企业。由于受到中美签署入世协议利好因素刺激,侨兴环球股票17日升幅达268%,上涨8.375美元,开盘价3.12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创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价飙升至28美元。几天内扶摇直上,价格荣登纳斯达克市场一周涨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内增加了1.5亿美元。外国记者形容:中国民营企业股票就像坐上火箭一样往上涨。
当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刚起步时,也发行了上市前的股权转让,可是认购的人们并不多。可美国的巴菲特——世界第二富豪,却独具慧眼将手中的全部资金投入股权,而且上市后不抛售。现在他每年仅从可口可乐公司的股权分红就是几千万美元。比尔盖茨当年起家的时候仅有6万美元,是与别人合作创办了微软公司,如今他的资产是400亿美元,如果他当年哪怕出让一千股股权,他今天就将减少7000万美元,中国西部的股权神话家——吴墀衍(深圳大学的老师)。10年前他用手中仅有的6万元的人民币投资股权,到今天拥有1.7亿的身价。2004年,吴墀衍老师又是投资150万元人民币认购了康旺抗菌的股权,并同时认购了其他的优秀的企业的股权,吴老师最早是投资百龙数码科技起家的。 吴老师当时以1.8元买入原始股200万份,一级市场价格为7.2-7.5元,以开盘价11.8元抛出。以1.5元买入陕西解放原始股20万份,以开盘价13元抛售。3.5元买入长安信息35万股,以开盘价13.8元抛售。仅10年的时间从6万元一跃成为拥有1.7亿的富豪。
五.购原始股应注意哪些?
购股者要了解承销商是否有授权经销该原始股的资格,一般有国家授权承销原始股的机构所承销的原始股的标的都是经过周密的调研后才进行销售该原始股的,上市的机率都比较大;反之,就容易上当受骗。
购股者要了解发售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了解考察企业的经营效益的好坏可从企业的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利润总额等项情况去看,这些数字都能在企业发售股票说明书中查到。
要看发行股票的用途。一般说来,发售股票的用途是用来扩大再生产的某些工程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某些用项等,这些都是值得投资的。如若工业生产企业发售股票是用来补充流动资金私有制,那就要慎重考虑,是不是企业外欠资金太多,发售股票的目的是用来补窟窿还是偿还企业的亏损债务,购买这样的股票是不会创造新的再生价值的。因此也不可能给购股者带来好的收益,而且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
要看发售股票企业负债的额度。购买某企业的股票时要特别注意该企业公布的一些会计资料报告,这些资料报告兇手企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净值等。
要看溢价发售的比例。现在的企业发售股票大多采取溢价发售的办法。溢价发售的比例越小,购股者的风险性越小,溢价发售的比例越大,给购股者造成的风险性就越大。
要看预测分红的股利。股利越高说明资金使用效果越好,这当然是投资者最为期望的。所以,在选择购买股票时,要看预测分红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优先选择的对象,低的应当慎重购买。
居民购买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资股票具有高利润、高风险两重性,因此在利益风险并存的形势下,要采取分散投资的方法减少投资的风险性,增强投资的效益性。要对发售企业作出长远正确的预测。
六、相关信息
近来,有媒体揭露出上海一家投资中介机构过去3年里在全国发展了20多家分公司,与数万名原始股客户发生过交易,资金流水数亿元。但是在前不久,公司高层突然人间蒸发,原始股谎言破灭,原始股投资者血本无归。
据笔者了解,国内像这样的机构有上千家,而销售原始股的股份公司也数量众多,仅西安就有几百家股份公司在私下发行原始股,每家股份公司至少圈钱几千万,而且都是在一级半市场广泛流通,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其次,四川、黑龙江等省份的股份公司原始股也是随处可见,而且被投资人定义为最具欺骗性的原始股制造基地,国内其他省份也不可排除。因此,在全国发售价值数百亿元的原始股数量和数百万原始股持有者都是最为保守的估计。
对于原始股骗局,普通的投资者只要拥有一些基本常识,就可以识破。首先,国家对金融行业的管理非常严格,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审批有着严格的程序。可以说,在中国,所有的企业公开面向个人进行集资都是违法的。这些集资活动的动机无论是否诈骗,都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其未获国家批准,不受国家监管,没有资产担保,一旦发生问题,受损失的只能是个人投资者。同时,一级半市场中的原始股私下转让并未受到法律保护,目前股份能够合法流通的只能是二级市场,即股市。
类似骗局之所以能够屡屡成功,主要是由于早些年中国股市曾经出现过原始股、认股权证等进入流通领域高溢价发行的情形,也出现过很多原始股暴利神话,于是国内的很多投资人心存暴富幻想,结果却被圈钱的骗子公司和不法中介利用。
另外,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一些境外证券交易所频繁投来“橄榄枝”,通过各种优越的条件吸引中国优质企业赴外上市,想通过资本市场持有中国企业股票的方式,来分享中国经济高成长带来的高额利润。国际投资人的需求,导致“境外上市”这个概念炙手可热,同时这一概念也被那些曾经销售原始股的股份公司和境外、境内骗子中介机构充分利用,开始在OTCBB幌子下进行更多的骗局。
事实上,美国的OTCBB市场本质上相当于我国的三板市场。它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设立的一个较为原始松散的证券交易市场,主要接受从三大主板市场摘牌下来的股票,有发行数量少、价格低廉、流通性差、风险大的特点。与美国主板市场相比,除了必须向指定机构公布其财务季报或年报外,OTCBB对企业没有任何规模或盈利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做市商愿意做市就行。OTCBB主要以监管做市场来规范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很松,不与股票发行者取得任何联系。由于门槛较低,所以这个市场也吸引着一批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以及一些待价而沽的壳公司盘踞。有专家曾研究发现,OTCBB并不是一个好的融资场所,融资功能极为弱化,对企业知名度有负面影响。因为在OTCBB上市不等于挂牌,几十万美元买到的只是一纸虚名,每年还要花费很多的维护费用。而且在OTCBB挂牌的企业中好的很少,大多声誉不好;其次要从OTCBB市场直接转板至纳斯达克市场,净资产要求要达到400万美元;年税后利润超过75万美元或者市值大于5000万美元,并且股东人数在300人以上,每股股价高于4美元。但是这里的纳斯达克市场只是NASDAQ -SCM,即纳斯达克小资本板,而远非纳斯达克全国市场。对此,曾有人评价说,一个企业转板的成功也并不是意味着一步登天。高级别的市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监管条件和上市成本。

⑻ 简述美国股市发展历史。

美国股票市场和股票投资的200年多的发展大体经历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一、第一个历史时期是从18世纪末到1886年,美国股票市场初步得到发展。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1850年代,华尔街成为美国股票和证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个历史时期是从1886年——1929年,此一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一时期,美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

从19世纪的后期开始,当时为了给铁路、制造业和矿业融资,企业纷纷发行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896年道琼斯指数成立。

三、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从1929年大萧条以后至1954年,美国股市开始进入重要的规范发展期。

1929年8月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超过到380点,而1932年该指数最低下跌到42点,跌幅接近90%,道琼斯指数再次回到380点是在25年之后。1929年到1933年,美国股市下跌的同时,大量的债券被拒付,美国约有40%的银行倒闭。

这一历史时期,美国股市真正进入投资时代,价值投资思想是这一时期主流的投资思想。

四、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从1954年至今,机构投资迅速发展、美国股票市场进入现代投资时代。

(8)全美科技优先的股票趋势扩展阅读

NYSE(纽约证券交易所)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于200多年前的1792年,随着24位股票经纪人和商人签订的《梧桐树协议》而成立。世界上的许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和沃尔玛。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实体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对面进行。无论何时您听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订单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员和场内经纪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称为交易现场)来完成的。

采用简单的拍卖法,以买方愿意购买的最高价格,结合卖方愿意出售的最低价格(被称为出价和问价)进行。股票要么是通过上次的售价,要么是出价和询价的价格来进行报价。

NASDAQ(纳斯达克)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 ,如同OTC(场外交易)市场一样。这里没有交易大厅,没有专家,也没有中心地点。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交易商的电脑化网络来进行。这就把电脑瘫痪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为网络是独立的(如果一台电脑坏了,其它的则继续连接)。

纳斯达克在以前被认为是次于NYSE的,但自从高科技繁荣,像微软和Intel这样的众多公司快速成长,纳斯达克已经被认为是NYSE主要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声誉还是成交量方面。纳斯达克系统的经纪业务由造市商来执行。

与NYSE的专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们自己的出价和问价,而不是控制某个股票的整个交易过程。某个股票可以有许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时间交易。

AMEX(美国证券交易所)是美国第三大交易所。在纳斯达克出现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实际上是纳斯达克的母公司NASD买下。AMEX主要进行小型股(市值将在下部分进行解释)和期权的交易。

⑼ 美股三大指数都是什么

分别是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

拓展资料:

道琼斯指数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1851-1902年)开始编制的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通常人们所说的道琼斯指数有可能是指道琼斯指数四组中的第一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道琼斯指数亦称$US30,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阅读全文

与全美科技优先的股票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查看股票资金走向 浏览:228
长城科技是什么板块的股票 浏览:59
底部天量股票日后走势图 浏览:665
中国中车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610
st股票重组成功后摘帽 浏览:590
张昕帆投资股票的能力 浏览:893
从哪儿可以开股票账户 浏览:473
如何查看股票资产负债表 浏览:416
工商银行股票投资策略 浏览:135
中国中车股票30多买的 浏览:748
中国数字货币股票排行榜前十名 浏览:754
股票投资顾问为什么自己不炒股 浏览:83
海丰国际的股票分析软件手机版 浏览:86
股票账户基金开户流程 浏览:49
股票交割单软件qq 浏览:514
股票质押资金用 浏览:771
小方股票账户怎么充值 浏览:615
股票软件开发出来哪些会买 浏览:351
中国新冠疫苗获益股票 浏览:719
股票身份证信息到期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