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科技藏宝图——科技50股池
现在就跟春节前一样,就是 科技 股的结构性牛市!2020年,接下来对于 科技 股的研究和配置各位一定要充分重视。因为当前中国的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就是 科技 行业的转型升级。
任何大国的发展,都会步入以产业为核心的周期。中国过去是房地产经济,间接融资是最适合房地产经济的。而现在要走产业立国之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大力发展投行服务业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无论是产业还是资本市场,都在迎来自己的高光时代。
福利来了,集研究所最高投研实力,深入跟踪,挖掘 科技 产业赛道,梳理出了《2020科技藏宝图——科技50股池》,顾名思义 科技 50就是50只具备投资价值的 科技 股票。票池筛选的目的就是圈定接下来一年跟踪的 科技 股标的,锁定目标,不让自己的精力太过分散,做到优中选优!
并且,对表中的每只个股进行动态跟踪!以及制定了相应的指数,以方便投资者更直观地了解 科技 公司中的第一梯队。
根据这份 科技 50股池,我给大家讲下研究逻辑:
1、通过挖掘产业价值链,依据上市公司的研发能力、业绩、经营状况等综合要素筛选出50家 科技 型企业,等权重编制本指数。
2、对指数进行动态跟踪,按照半年度周期,调入或调出指数成分股。
2020年应该是电子行业,也就是5G终端的业绩验证期和投资高潮期。本指数的行业分布,就是以计算机和电子行业为主,两大行业占比超过60%!
接下来,我就来公布 科技 50票池的标的,以及每只标的核心逻辑,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50只票,由5张表格呈现,并且每张表格下面,都带有个股的详细跟踪逻辑。
龙1:汇顶 科技 (603160)
核心逻辑:
1、公司是屏下指纹龙头,受益智能手机放量,业绩持续超预期;
2、IoT成为未来新蓝海,TWS耳机创新不止。
3、公司技术储备深厚,专利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产品将受益于自身产品的更新及TWS耳机渗透率的提升。
龙2:恒瑞医药(600276)
核心逻辑:
1、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国内研发投入最多、研发实力最强的制药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仿创结合”过渡到“创新驱动”的制药企业。
2、随着TIM3、TLR-7、IL-15等项目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创新药绝对龙头企业,现在谈恒瑞医药的天花板太过为 时尚 早,抛开国际化市场的巨大空间,单国内的市场空间足够公司以年均20%以上增速至少维持10年。
龙3:科大讯飞(002230)
核心逻辑:
国内语音技术龙头,AI+教育的优质赛道。平台赋能,核心业务 健康 发展。
1、截止2019年底,讯飞开放平台已经聚集超过112万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73万;
2、教育领域,智学网已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超过15,000所学校。
3、司法领域,智能庭审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超过3,000个政法单位。公司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盈利能力提升,经营现金流创 历史 最好水平。
龙4:深信服(300454)
核心逻辑:
SDX的践行者与领导者,深信服具有较强的产品能力推动业务拓展。
1、信息安全业务:产品化与渠道优势构建护城河;
2、云计算:实现天花板不断抬升的关键;
3、新IT业务: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业务边界不断扩张
龙5:三一重工(600031)
核心逻辑:
公司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之一,不仅长期跻身国际前列,同时也有着A股上市公司中最优质的工程机械类上市资产。
近期的国际防务展上,三一推出了多型地面无人战斗载具,公司成功切入军工领域,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军民融合,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前景向好。
龙6:北京君正(300223)
核心逻辑:
1、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处理器芯片厂商,深耕MIPS指令集处理器芯片领域多年,积淀了丰厚的技术储备;
2、收购矽成后,形成“存储+处理器”的平台格局;
3、存储及处理器两大业务互补效应明显,双方有望在客户设计导入、供应链议价等方面释放出协同效应,形成“1+1>2”的协作局面。
龙7:兆易创新(603986)
核心逻辑:
1、兆易我国优质的存储芯片和微控制器设计企业,其中SPINorFlash和32位MCU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看好公司近2年NorFlash产品在TWS、AMOLED、TDDI、ADAS等下游应用兴起过程中实现高增长;
3、看好公司借助NANDFlash、DRAM、MCU领域的技术进步实现品类扩张,NorFlash业务景气上行,公司积极践行品类扩张,加速国产替代。
龙8:北方华创(002371)
核心逻辑:
1、公司已建成IC设备产品矩阵,覆盖单条设备线39%的设备,产品丰富;
2、存储向3DNAND演变,刻蚀/CVD设备投资金额倍增;
3、存储扩线加速,IC设备行业迎来拐点
龙9:中兴通讯(000063)
核心逻辑:
1、公司定增落地,5G加速发展,2020年5G开启大规模建设,运营商密集招标开启,公司受益确定性大。
2、2020年我国5G规模建设正式开启,预计全年建站超过60万站,三大运营商5G招标近期启动。
3、公司在5G基站、5G终端、承载、核心网全产品线布局且投入巨大,作为通信设备龙头受益确定性大
龙10:中科创达(300496)
核心逻辑:
1、受益于5G新机型需求释放,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5%;
2、智能网联 汽车 操作系统产品持续快速增长, 汽车 电子业务收入增速超过60%。认为,公司是AIOT产业趋势的主要受益者。
龙11:宁德时代(300750)
核心逻辑:
公司与特斯拉强强联合,龙头地位彰显:
1、动力电池龙头地位稳定,业绩快速增长;
2、产能大幅扩张,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3、价格缓慢下降,毛利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龙12:超图软件(300036)
核心逻辑:
1、美国政府限制地理空间图像软件出口,高度重视GIS国产化和海外市场拓展机会。
2、公司不仅是国产GIS龙头,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根据ARC咨询集团报告,公司SuperMap位居全球GIS市场的份额第3,亚洲第1;
3、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相关需求逐步释放
龙13:中科曙光(603019)
核心逻辑:
1、公司是中科院计算技术国家级平台,安全、性能及生态三大优势助力,公司可控服务器有望获得较大份额。
2、软件业务高速增长,有望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并带动利润快速增长。
公司持有海光、中科星图等中科院系的优质资产,在科创大背景下,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龙14:汇川技术(300124)
核心逻辑:
1、工控自动化行业正在见底,公司订单开始回升;
2、新能源 汽车 业务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公司以电源、电控电机部件为突破口,利用中国供应链与快速响应优势,持续寻找国际客户项目合作机会;
3、海外已拿到一家车企DCDC、OBC定点,国内有5家车企定点,其余车企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有望获得突破。
龙15:国电南瑞(600406)
1、国电南瑞是国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核心支撑;
2、泛在电力加速推进,信通业务有望快速增长;
3、内部管理优化,新产业注入活力;
在手大量特高压及柔直订单维持增长
龙16:歌尔股份(002241)
核心逻辑:
1、TWS及可穿戴需求持续强劲,安卓阵营增长空间广阔;
2、3C产业链需求复苏提升精密零件组收入,5G商用加速VR/AR蓄势待发;
3、精细化管理优化经营效率,经营现金流显着提升
龙17:锐科激光(300747)
核心逻辑:
1、工业机器人持续转暖,国产将不断替代,公司作为国内大型激光龙头,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
2、受益锂电池景气,覆盖知名客户,包括锐科激光已经和国内十多家设备集成商展开合作,激光产品已进入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3、国内制造业复苏,公司2020年有望迎来拐点
龙18:浪潮信息(000977)
核心逻辑:
1.云计算是5G应用周期“卖铲子”的,具有明确的“投资时钟”,已真正进入利润爆发期,底层基础设施、上层应用都有望在2020年爆发。上游云计算产商资本开支2020年将大增。
2.公司共发布两款边缘计算服务器,既具备AI能力,又适应高温、高湿等复杂环境,同时可扩展性较强。公司份额持续提升,加速拓展海外市场。2018年浪潮仅次于Dell和HPE服务器出货量第三全球市占率达未来有望继续提升。公司海外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公司开展海外客户顺利。
龙19:京东方A(000725)
核心逻辑:
公司为LCD与OLED行业龙头,主业LCD全球第一,LCD价格二季度有望企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建设按计划推进,公司AMOLED面板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华为最新款折叠屏手机用的就是京东方的柔性屏。
龙20:晶盛机电(300316)
核心逻辑:
公司光伏单晶炉主业,半导体单晶炉跟进。
1.光伏大硅片技术迭代将拉长设备需求周期。光伏硅片进入新产能周期,单晶渗透率将大幅提升,晶盛机电作为中环唯一的12寸设备提供商将大幅受益。
2.半导体业务进入收获期,大基金二期重点扶持设备和材料国产化,大硅片设备龙头有望受益。中环8寸产线正式投产,12寸设备进场在即。中环股份采购设备节奏明显加快,作为核心设备商晶盛机电将大幅受益。
龙21:德赛西威(002920)
核心逻辑:
国内智能驾驶座舱集成商龙头,聚焦于智能驾驶舱、ADAS、车联网。
1.高清摄像头及高清环视系统已量产,全自动泊车系统预期在年内量产并交付客户,毫米波雷达产线已搭建完成达可量产状态;
2.传感器:L4/L5多传感器搭配融合将为标配,2030年全球车载传感器市场将会超过500亿美元。
龙22:中科三环(000970)
核心逻辑:
1.公司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钕铁硼磁材企业,从十几年前开始进行新能源 汽车 驱动电机应用领域的研发,目前相关技术较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已经应用于欧美很多 汽车 厂商的新能源 汽车 中。将受益于新能源 汽车 与机器人电机需求爆发式增长。
2.拟持南方稀土5%股权,交割完成后,公司是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也是市场上唯一一家有极其稀缺的中重稀土资源的永磁材料公司。
龙23:恒生电子(600570)
核心逻辑:
1.恒生电子是券商金融IT行业领军企业先地位。公司属于阿里系。高研发成就高净利率和高市占率;
2.金融IT需求旺盛:资本市场改革与对外开放催生大量券商等金融IT需求;
3.公司推行online战略,大中台战略加速落地。未来公司持续提高更多产品的市场份额,保持传统业务竞争优势,推动新兴技术落地,创新业务实现更大突破。
龙24:中微公司(688012)
核心逻辑:
1.中微公司公司半导体设备独角兽公司,主要为集成电路、LED芯片、MEMS 等半导体产品的制造企业提供刻蚀设备、 MOCVD 设备及其他设备。
2.半导体行业是现代经济 社会 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半导体设备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石。
龙25:圣邦股份(300661)
核心逻辑:
1.国产模拟芯片优质企业,从“信号链+电源”持续拓展高性能运放、ADC、DAC市场。中国模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约为60%,使用的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约占世界产量的 45%,而我国的模拟芯片产量仅占世界份额的10%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2.钰泰股权,钰泰主要团队出身国际知名龙头模拟公司,在电源类芯片积累深厚
龙26:海康威视(002415)
核心逻辑:
1.在云边结合的安防行业AI新生态时代,海康为优秀智能物联兼大数据服务龙头,核心竞争力突出,行业地位稳固。
2.以大安防为盾,掘金雪亮工程和民用安防市场。
3.以大数据为矛,开放 AI cloud 平台,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龙27:卫宁 健康 (300253)
核心逻辑:
1.全国布局,深耕医疗信息化。公司成为中国及亚洲地区唯一一家上榜IDC全球医疗 科技 公司。
2.电子病历评级助推传统医疗信息化高景气。医疗信息化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助推公司在传统医疗信息化领域高速发展。
3.互联网助推医疗创新业务新发展。卫宁 健康 适时把握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确立“云医”、“云险”、“云药”、“云康”以及“+1互联网平台”打造互联网创新业务。
龙28:东华软件(002065)
核心逻辑:
1.东华软件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核心TIT集成商,华为、腾讯合作推广云计算业务,腾讯参股。
2.东华软件2002年与华为开展合作,联合华为发布两个基于鲲鹏生态的金融行业联合解决方案,有望成为华为产业链在金融IT领域重要参与者。
3.迎政策利好,公司医疗业务有望提速。依托公司医疗IT领域先发优势(覆盖医院数量超600家),实现医疗业务加速增长。
龙29:用友网络(600588)
核心逻辑:
1.公司为ERP行业龙头公司公司优质客户积累深厚,核心产品不断打磨,云办公+数字化转型加速全面云化,以终为始构建云时代SaaS领军。
2.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乘云化办公+数字化转型之风,ERP龙头加速云转型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软件公司。
产品分析:以终为始,坚定推进全面云化。现阶段以混合云为基础、中大客户为着力、平台化为导向。1)主打产品NCCloud,核心混合云架构已经达到业内先进水平。
龙30:隆基股份(601012)
核心逻辑:
1.单晶硅片龙头地位,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作为公司最早开展的业务,公司在单晶硅片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单晶硅片产能在2018年末达到28GW,占全球总产能的41%,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单晶硅片制造商。公司始终保持技术先进性,率先启动长晶炉国产化进程,并最早引进金刚线切割技术,持续通过设备改造、工艺改进、管理提升降低成本。
2.单晶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海外组件业务近年来发展迅猛。
3.介入电池片和光伏电站业务,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打造全方位优势,重新定义行业:公司积极布局电池片、电站,致力于打造光伏全产业链。
龙31:启明星辰(002439)
核心逻辑:
1.传统网安龙头,目前以5.1%的产业份额位居行业第一。公司信息安全产品线齐备,包含传统网安产品如安全防护、监测、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以及云安全、工控安全产品,多项细分领域中市占率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2.城市大脑:公司安全运营业务2018年以智慧城市业务破局,成功切入智慧城市建设综合安全服务市场。
龙32:石基信息(002153)
核心逻辑:
1、公司为横跨酒店、餐饮、零售等领先的软件供应商。在国内星级酒店业和规模化零售业市场占有率60-70%,餐饮市场份额相对领先。
2、国际化布局逐渐完善,全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通过积极的海外投资并购,进一步完善酒店信息管理系统业务布局,积累了海外酒店客户资源。
3、基于直连技术,平台化战略助力公司转型:公司在酒店、餐饮和零售等消费行业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中获得的行业优势地位,为公司基于直连技术发展预订平台和支付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龙33:光威复材(300699)
核心逻辑:
1.公司是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导者,具备全产业链布局及深厚的技术优势。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碳纤维行业龙头;
2.军品民品双轮驱动,助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成为军用航空领域国产碳纤维主供商。
3.与风电整机厂商老大维斯塔斯合作大力开拓民品业务,碳梁业务成为公司的另一增长极,并合作在内蒙古包头投资建设大丝束碳纤维能力,未来原料供应及生产成本优势助力公司民品业务的增长。
龙34:宝信软件(600845)
核心逻辑:
公司工业互联网与IDC数据中心双轮驱动:
1.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先行者, 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之一,钢铁智能化具有优势:钢铁信息化业务稳步发展,“宝武合并”及多领域拓展带来重要增量。
2.IDC业务全国布局战略积极推进,公司拟与武钢集团、宝地资产、武汉青山国资合资,计划在2019-2023年间建设18000个机柜(约为宝之云机柜数量的67.2%),IDC产能不断扩大。
龙35:中航光电(002179)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优质上市公司,以军工和通信为特色,现已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连接器供应商;
2. 国内连接器市场空间巨大,军/民市场均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3. 公司近期公告开展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是体系内军工企业市场化经营典范。
龙36:闻泰 科技 (600745)
核心逻辑:
1. 作为ODM行业龙头,公司近年来持续受益下游客户外包趋势,2019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1949%-2358%,5G时代成长机遇凸显;
2. 公司实现安世(全球半导体标准产品行业领先企业,主因半导体逻辑芯片、功率MOS器件等)并表,成长性迈上新台阶;
3. 公司国内拥有嘉兴、无锡以及安世东莞工厂,其中东广场春节期间未停工;同时,公司自动化水平较高,后续复工难度较低,本次新冠疫情影响有限。
龙37:深南电路(002916)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国内PCB龙头企业,受益于5G基站建设加速,下游订单饱满+产能利用率高,公司2019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增65.85%,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2. 目前,5G建设加速和半导体国产化趋势机遇已高度明确,PCB行业下游需求有望持续向好,公司扩产项目达产后业绩增厚有望更加明显。
龙38:中国软件(600536)
核心逻辑:
1. 公司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控股,是集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板块的核心企业、核心系统集成平台,国内软件开发领域的“领军者”之一;
2. 当前国内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需求巨大,发展前景广阔,龙头优势集中;
3. 天津麒麟换股收购中标软甲及华为鲲鹏云智能业务放量等均表明国产操作系统或开始加速研发应用,相关领域优势龙头有望直接受益。
龙39:三安光电(600703)
核心逻辑:
1.公司2019年全年业绩预亏,但四季度业绩表现符合预期,LED芯片前三季度价格持续下滑对于企业业绩的拖累影响有所改善,行业拐点或已到来;
2. 考虑到LED行业景气复苏、MiniLED应用渗透、三安集成产能持续释放等主要因素,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龙40:光环新网(300383)
核心逻辑:
1. 公司2019年业绩预喜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一来公司数据中心客户上架率逐步提升,IDC业务稳步增长,云计算业务亦延续增长,二来北京科信盛彩云计算公司业务进展顺利,预计达到业绩承诺预期;公司成长性基础坚实;
2.5G时代下,云计算等核心基础设施刚需明确,IDC市场成长性高度确定,拥有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业务布局的优势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龙41:太极股份(002368)
核心逻辑:
1. 公司背靠中电科,深耕政务信息化领域多年,2019年中标承建多个国家/省级和行业级别重大平台,政务云用户稳步增长,政务数字化龙头优势持续凸显;
2. 根据公告,中电科十五所拟将持有的公司33.20%股份无偿划转至中电太极,并将剩余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中电太极,公司作为其中电太极上市平台将直接受益于核心军工院所资产改革。
龙42:长亮 科技 (300348)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金融IT服务的大型高 科技 软件开发企业,得益于长期高强度研发投入逐步迎来收获期,2019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增幅预计高达107.87%-137.86%,公司在银行解决方案领域(尤其是大数据解决方案方面)的竞争力快速提升;
2. 公司近期中标邮储银行项目,国内客户范围进一步拓展;同时,公司持续开拓海外海外市场,海外拓展已出的初步成果,业绩持续增长动能充足。
龙43:比亚迪(002594)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国内新能源 汽车 领域领军品牌之一,2020年有望直接受益于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景气回升;
2. 公司旗下比亚迪电子是全球知名的移动智能终端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5G时代有望直接受益于头部厂商手机换机潮。
龙44:中际旭创(300308)
核心逻辑:
1. 公司2019年虽预计全年业绩承压,但来自部分客户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去库存等因素的拖累影响在下半年逐步好转,企业整体成长性向好趋势不变;
2. 2020年国内5G建设大概率加速推进,5G前端光通信及后端应用云端需求预期强劲,公司有望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龙45:立讯精密(002475)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国内3C领域龙头企业之一,长期专注于连接线、连接器等电子产品领域,近年来一直重视研发投入,业务拓展前景广阔;
2. 随着5G时代到来,以TWS为代表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姐终端换机潮等确定性需求,消费电子领域大大概率将迎来巨大变局,上游核心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龙46:捷佳伟创(300724)
核心逻辑:
1. 公司从事硅晶光伏设备业务多年,产品涵盖单晶PERC电池制造所需PECVD、自动化等多规格主工艺领域,客户包括多家国内外知名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相关市场份额行业领先;
龙47:沪电股份(002463)
核心逻辑:
1. 2019年全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增101.6%-119.31%,营收稳步增长叠加盈利结构改善是为主因,公司5G产品成功打入全球主要通讯设备缠上供应链成效凸显, 汽车 电子与新能源 汽车 相关业务同样表现突出;
2. 公司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卡位优势十分明显,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后市有望继续受益于5G红利与 汽车 电子发展。
龙48:韦尔股份(603501)
核心逻辑:
1. 公司已于2019年完成对北京豪威 科技 100%股权的收购,自此确定成为国内图像传感器龙头;
2.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换代升级,图像传感器(CIS)存在高度确定的增量需求,行业市场有望持续近期,加之电子核心零部件国产自主可控趋势,拥有相关核心技术资产的龙头国内厂商有望显着受益。
龙49:长电 科技 (600584)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国内电子封测领域领军企业,2019年全年业绩预告扭亏为盈,子公司以无形资产出资的产业投资收入十分可观;
2. 面对5G建设、消费电子及物联网等多重因素共振,加之国内电子半导体领域自主安全可控趋势明确,公司主动大量扩产,抢占先进封装红利。
龙50:生益 科技 (600183)
核心逻辑:
1. 公司是国内覆铜板领域龙头企业,近期新建吉安生产基地,进一步加码5G、中高端 汽车 电子产品等,随着5G建设加速及智能驾驶产品的广泛普及,未来新产能的投放将打卡公司成长空间;
2. 公司在高频高速领域产期布局,刷线打破海外公司垄断,“核高基”领域国产自主可控逻辑有望持续凸显。
这就是 科技 50票池的完整版,这份珍贵资料请大家收藏,纳入自己的自选股并且及时跟踪。
⑵ 回顾三轮股市大潮:为何牛市多亏钱如何克服人性的弱点
股市,一个牵动人心,让人爱恨交织、欲罢不能的博弈场。
有人通过它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却因它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在这里,有镰刀,有韭菜,有对抗,有收割。
在这里,资本不眠,时刻上演着惊心动魄的财富故事。
一剂良方
“受命危难之时,运筹帷幄之中。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望闻问切,用一剂良方医治多年顽疾。”
这是2006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会,给尚福林的颁奖词。
所谓的“一剂良方”则是他担任证监会主席期间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而这剂良方也是2006-2007年A股牛市的重要推手。
尚福林是在2002年出任第5届证监会主席的,在此之前他长期在人民银行工作。而在他上任之际,中国股市还没有从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冲击中走出来。
不过,外围市场的冲击,并不是影响中国股市的核心因素。股权分置这个 历史 遗留问题才是主要症结所在。
股权分置,字面理解就是股权分裂而置,上市公司的两种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对应的权利不一致。
当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所拥有的股份大部分是非流通性质的,而中小投资者拥有的股份主要是流通股。
由于两者拥有的股票权利不对等,所以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对于公司经营和维系股价的诉求较低,而这与中小投资者(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目标相背离,这使得投资者情绪比较低迷。
在股权分置问题的阴影下,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3年的漫漫熊市。在此期间,国内也发生了一轮史无前例的券商倒闭潮,昔日的华夏证券、南方证券等都没能顺利地走出股市的寒冬,倒在了黎明之前。
直到2005年4月,在尚福林主席的操刀下,证监会正式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这把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算是开始逐步落地。
而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这把“锋利之剑”也熔化为“犁”,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可以说,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其意义重大不亚于证券市场的成立。
到了2005年底,市场上已经有1/3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 而此时此刻,嗅觉灵敏的聪明清歼钱已经开始进场了。
这些聪明钱中不仅包括国内机构资金,也包括国际资本。
不过,推动国际资本快速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不止包括股权分置改革,还有人民币的升值。
自2005年汇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变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在巨额贸易顺差下,国内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海外资本加速涌入国内抢夺优质人民币资产,而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自握侍然也在其中。
就这样,一场因股改和人民币升值引发的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徐徐展开了……
基金一哥
早在易方达张坤成名十年前,股市中就已经有一个老股民们人尽皆知的名字——王亚伟。
2005年12月,在这轮股市上升浪启动之际,王亚伟从沃顿商学院学成归来,同时被任命为了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
当时的他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会在2006年崭露头角,并先后获得2007年基金冠军,2008年股基亚军、答皮冲2009年基金冠军,而自己也被称为“基金一哥”。
毕竟,在2005年的时候,王亚伟管理的华夏成长和社保基金收益表现还都非常一般。当时,已经是王亚伟做投资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
在这之前,作为安徽省理科高考状元的王亚伟,获得清华大学双学位后,先是在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的研究部,从事研究咨询工作。
当时,王亚伟就对股票研究非常感兴趣,没有把工作停留在简单的股评上,而是从企业基本面出发挖掘投资机会,为客户推荐好的股票。
正是因为如此,没过多久,王亚伟就担任了研究部经理,营业部还给了他一个2000万的自营账户去操作,这也算是他的第一个“基金”。
后来,在1998年的时候,他的领导负责组建华夏基金公司,王亚伟也跟着过去了。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迎来了第一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公募基金产品。
在华夏基金公司,王亚伟就从基金经理助理做起,并逐渐管理基金产品。但是整体来看,在2005年之前,他的投资业绩平平,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过人之处。
直到2005年底,他在美国经历了3个多月的学习与静心思考,再次回国操刀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时,业绩表现开始了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由于当时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关键期,王亚伟对未股改的股票、重组股、资产注入概念股等冷门股进行了发掘,并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这使得他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2006年以150%多的收益率,位列股票型基金第12名。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基金经理而言,一年优秀的业绩表现并不能代表什么,将王亚伟推向神坛的还是接下来几年持续的业绩表现。
死了都不卖
进入2007年,在经历了2006年的快速上涨后(大盘涨幅高达130%多),股市的上涨势头似乎并没有停歇之意。
如果将每一轮股市轮回看作是吹泡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形成、扩张、急剧膨胀和崩溃四个阶段,那么2007年股市应该进入了扩张和急剧膨胀的状态。
从2007年1月份开始,央行就开始不断地收紧流动性,但是沪深两市却依旧一路高歌猛进。大盘从1月份的2600多点,势如破竹般地急剧攀升,到10月份竟站上了6124点的高峰。
当时,一首套用歌曲《死了都要爱》乐曲翻唱而来的《死了也不卖》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其中,歌词是这么写的“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投资中国心永在”。
可以说,这首改编而来的“股票歌”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股民的狂热情绪。
不少股民眼中已经没有了风险可言,一味地沉浸在股市泡沫加剧膨胀的欢乐中,却不知道是泡沫,就终究会有破灭的一天。
有些股民看着别人都赚了钱,按捺不住急慌慌进场,站在了山岗上。
有些股民前期赚了钱,感觉涨得太多从股市中撤了出来。但是之后看见别人没有撤,获得了更高的收益,自己又忍不住入场,结果把前期赚的钱也赔光了。
这场惨痛教训,成为大多数刚入市的60后、70后股民,所交的“第一笔学费”。
自A股站上6124点高峰后,便开始了震荡下行的走势。再加上当时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并演变成了金融危机。
受此影响,全球股市开始了单边下跌,A股自然也不例外。一年下来,在2008年10月份,大盘重新回到了2000点以下。
纸醉金迷的资本盛宴终究是走向了终结。
一切好似尘归尘,土归土,又回到了起点。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则就有所不同了,有些人暗自庆幸自己跑得快,有些人则含泪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进入股市了!”
对于王亚伟而言,他凭借自身的选股能力和仓位控制能力,似乎“一剑封神”,成为基金一哥。不过,相比于他后续10年的业绩表现,当时似乎也是他投资生涯中的一个最高峰。
话说过来,谁又能够保证自己在下一场资本盛宴中避免之前犯过的错误呢?
对于A股市场而言,下一次的资本盛宴便是2014-2015年的大牛市了。
“壳”疯狂
在经历了2006-2008年这轮气势恢宏的股市牛熊轮回后,A股市场也曾因“四万亿刺激”政策在2009-2010年出现过明显的上涨行情。
但2011年之后,A股市场又进入了漫漫熊市。
不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句出自《易经》的至简名言,似乎精准地概括了股市的运行规律。
在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下跌之后,从2013年开始,股市迎来了结构性牛市。这个结构性牛市是指部分股票上涨的行情,当时主要体现在小盘股(规模比较小的股票)的大幅上涨。
当然,小盘股行情的爆发也绝非没有苗头可循。
在2013年的时候,因为IPO(首次公开募股)被暂停,并购重组取代IPO成为了企业上市的主要渠道。
再加上当年10月份,并购重组的审核门槛和审核环节明显降低,于是国内掀起了一场并购重组的浪潮。
由于2013年恰逢移动互联网崛起,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应用端的手游和传媒公司便成了这次并购重组浪潮中的弄潮儿。
而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只要搭上了手游或者传媒这些香饽饽,股价便可以快速翻几番。
一家上市公司随意出资200万元到300万元收购一个小手游公司股权,即使在主业亏损的情况,公司的市值都可以达到近百亿元,比收购前的市值翻好几倍。
所以,在当时有一则笑话“中国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材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都变成了影视和 游戏 公司。”
因为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好似任何主业业绩的增长对股价带来的效应,都不如收购一家影视或者手游公司来得快。
这些股票本身的业绩增长一般,但是有手游或者传媒等新型经济相关的资产注入预期,被形象地称作“壳”。
由于炒作注入预期,所以很多“壳”公司的股价会因一丁点的风吹草动而发生较大的异动(翻好几倍)。
与此同时,在IPO方式受堵,并购重组格外受欢迎下,这些没有业绩增长的“壳”公司由于提供了上市渠道,所以也显得格外珍贵。
一时间,“壳”买卖和“壳”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买卖都变得异常活跃,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壳”疯狂。
而这场“壳”疯狂也为2015年的大牛市埋下了伏笔。
配资、配资
在2013年小票行情进行地如火如荼之际,大盘的表现其实并不好。到2014年,大盘已经下跌到2000点左右了,市场投资者情绪也非常低迷。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市场上的很多股票已经非常便宜了,像贵州茅台的市盈率都不到10倍了,可谓是遍地黄金。
但是,市场投资者情绪还尚未从熊市的阴影中走出来,悲观的情绪让大家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少数勇敢的投资者开始进场抢夺便宜筹码。
而正如巴菲特所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确是绝佳的买入时点。
2014年11月,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市场压抑已久的做多热情终于一触即发,股市如脱缰的野马般开始疯狂地上涨。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进来,市场成交量急剧放大。
而看着别人进入股票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有更多的人按捺不住了,大家纷纷跑步入场,甚至有大批量的人觉得自己的本金不够,选择配资(简单理解,就是借钱炒股)。
有需求就有供给,在股票市场火热的情况下,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配资平台。
“大盘都涨成这样子了,你还不来配资,怎么着你家里有矿?”等配资平台揽客的广告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上与日俱增。
这些场外配资平台可以给与5-10倍,甚至更高倍数的杠杆。
以1:5倍杠杆为例,10万本金可以借到50万元,如果都投入股市中,这意味风险和收益都在成倍数扩大。
然而,投资者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杠杆”的危害,只是觉得“股市会涨,我的收益要翻好几倍”。
当时,甚至有大把的投资者先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从银行借钱作为本金,再去配资获得更多的资金。
2015年,在各路配资资金疯狂流入股市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疯狂上涨,其中有“互联网+”等新兴经济相关的小票涨幅更为突出。
人虽然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但 历史 总是惊人相似。正如2007年一样,是泡沫就有破裂的一天,不合理的估值终究要回归理性。
场外配资被严查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各类杠杆资金开始加速“爆仓”。
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国家队入场轮番上演,股票市场加速下跌,“杠杆牛”落下来帷幕。
私募一哥
就股票市场而言,如果历经一场牛熊轮回,重新回到原有起点时,那么,对于场内的投资者而言,这便是一场零和博弈。
有人赔钱,必然有人赚钱!
而这就是韭菜与镰刀的区别所在。
在2015年这轮“杠杆牛熊市”中,有一把锋利的镰刀,那便是徐翔。
尽管,作为私募界“一哥”的他,因操纵股市的罪名,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不禁令人唏嘘。不过,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却是不能否认的。
1976年出生的徐翔,在他17岁的时候,就带着三万块钱进入了股票市场,算得上是骨灰级的股民了。
经过长期的摸爬打滚,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炒股风格。
他擅长短线,常以凶狠凌厉的操作手法追涨杀跌,也因此被称作“宁波敢死队总舵主”。
到2009年底时,徐翔已经通过股票市场完成了原始积累,并转型私募,创立了泽熙投资。
公司所发的首个产品泽熙瑞金1号初始规模就高达10亿元,远超当时市场上许多私募基金规模,而这其中有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徐翔过去十年的原始积累。
由于徐翔非常熟悉散户心理,并通过“一字断刀魂”的惯用手法收割了不少散户。
像泽熙最早投资的一些股票,在泽熙完成建仓后,股价会出现快速的拉升与回落,此后呈“一”字横盘。
对于散户而言,他们期待后续反弹,在横盘期间不断买入。然而,泽熙却会悄然出货。这样的操作手法被市场形象地称作“一字断刀魂”。
在这样的操作手法下,泽熙的产品回报在市场上一枝独秀。
受益于产品优秀的业绩回报,泽熙投资的管理规模也飞速扩张,到2012年底,公司管理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仅次于当时的第一名重阳投资。
不过,除了凌厉的操控手法,徐翔自身对于股票市场的变化,也是非常灵敏的。
这一点在2015年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2015年,他在意识到市场的疯狂之后,从5月份开始就逐渐减仓,到6月份的时候,泽熙管理产品的仓位已经很轻了,算是做到了成功逃顶2015年的股灾。
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操纵市场、涉嫌内幕交易的罪行,最终还是被监管层找到了证据。
2015年11月,徐翔被捕,至今仍被关在狱中。
而徐翔的落幕也象征着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基金狂潮
自2015年之后,中国股票市场至今也没出现一轮快速上涨的全面牛市。
然而,结构性的牛市行情却始终存在。
与2015年有所不同的是, 市场抛弃了原来的小票风格,以“酱香型 科技 ”为代表的白马龙头股,成了市场追逐的焦点。
从2016年开始,贵州茅台的股票价格从200多块,上涨至2000多块,股价翻了有10多倍。
一直持有贵州茅台股票的投资者,暗自庆幸“酱香型 科技 才是真 科技 ”。
而对茅台的股价和估值产生质疑,一直没有上车的投资者,只能:
“年少不知白酒香,错把 科技 加满仓;年少不知白酒好,错把医药当成宝;
年少不知白酒醉,错把证券当安慰;年少不知酒可贵,一把鼻涕一把泪。”
当然,从2017年开始,除了贵州茅台,也有五粮液、恒瑞医药、爱尔眼科、宁德时代等优质龙头股的股价迭创新高。
这一特征在2020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2020年,因疫情冲击,全球央行放水,优质风险资产受到追捧,A股市场上的白马股股价一路上扬。
然而,与此同时,一众小票却连续下跌,股票市场二八分化极其严重,所以也被网友戏称为“熊牛市”。
在这样的情形下,仍然沉浸在前期市场风格,靠炒小票赚钱的投资者,就十分痛苦。
而以消费龙头白马为主要持仓的基金,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所以,与2007、2015年散户跑步入场股市不同,2020年“基金”一词反而频上微博热搜,市场迎来了“基金购买热潮”。
其中,易方达的基金经理张坤,因所管产品业绩优秀,受到了市场上投资者的追捧。这些90后新生代投资者,还给张坤组建了后援会。
基金经理“饭圈化”成了当前市场一道新的风景线。
不过,也并非所有基金产品的收益回报都表现好,市场上存续的基金产品之间也存在二八分化效应。
买了消费主题基金,和买了 科技 主题基金的投资者的收益相差甚远。
那些头脑一热,高点申购基金的投资者的收益,自然与低点买入,长期持有的投资者相差甚远。
所以,如何购买基金也是一门投资艺术。
站在当前时点,回看过往三次股市轮回,无论是全面牛市也好,结构性牛市也罢,每一轮股市的上涨都离不开资金和情绪的推动。
不过于很多散户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缺乏专业的长期跟踪能力,不管是购买股票还是申购基金,进场时间往往已经是上涨末期。
纵使有些散户进场时间挺早,但是耐不住人性的考验,容易追涨杀跌,卖在了低点,又重新买回在了高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散户牛市多亏钱”的情况。
究其根本,人性使然罢了。
然而,投资却终究是一门逆人性的艺术。
在当前,全球央行仍在大放水,资本盛宴尚未终结之际,可能大家并不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盛宴结束之前,大家尚且可以追随大势。
毕竟,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但当拐点到来时,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耐住波动的考验,不要贪恋最后的美酒。
⑶ 21深度丨蚂蚁“A+H”上市突然被缓 是否引发金融科技估值重估
在即将上市的前夜,蚂蚁集团(688688.SH、6688.HK)IPO计划突然被缓。
11月3日晚,上交所、蚂蚁集团先后公告,蚂蚁集团将暂缓在上交所科创板、港交所上市。
被缓上市的原因是: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及执行董事长、总经理被监管约谈以及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事项,可能会使得蚂蚁集团不符合相关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无论从哪个维度,蚂蚁集团上市及暂缓上市,都将是金融史上的重大事件:该公司此前估值创下A股最高,原本有望创下史上最大IPO记录,打新冻结资金高达惊人的20万亿!
但暂缓上市计划,蚂蚁集团将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规模高达20万亿的打新资金如何退回,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如何处置。
更重要的是,市场人士担忧,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会否引发金融 科技 公司估值重估,从而深刻改变整个产业的运营逻辑。
而这一切,都随着今晚的公告,成为接下来市场要解决的问题。
11月3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暂缓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上交所称,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申请于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近日,蚂蚁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总经理被有关部门联合进行监管约谈,蚂蚁集团也报告所处的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该重大事项可能导致蚂蚁集团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上交所表示,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六条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条等规定,并征询保荐机构的意见,决定蚂蚁集团公司暂缓上市。蚂蚁集团及保荐人应当依照规定作出公告,说明重大事项相关情况及蚂蚁集团将暂缓上市。
当晚,蚂蚁集团公告,今天接获中国内地相关监管机构的通知,由于实际控制人及执行董事长、总经理被监管约谈以及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事项,可能会使得蚂蚁集团不符合相关发行上市条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决定暂缓A股于科创版上市。同时进行的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版上市亦将暂缓。
对于接下来的发展,有投行人士指出,以重大政策变化的会后事项为由,毕竟属于对公司经营和投资者投资有重大影响的事情,有必要认真研究充分披露。“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
所谓“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或与在IPO上市前夕,蚂蚁集团被四大监管部门联合约谈有关。
11月2日晚,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今天,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
对此,蚂蚁集团并未详细披露,而是只对媒体回应:“会深入落实约谈意见,继续沿着‘稳妥创新、拥抱监管、服务实体、开放共赢’的十六字指导方针,继续提升普惠服务能力,助力经济和民生发展。”
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26条,中国证监会作出注册决定后、发行人股票上市交易前,发行人应当及时更新信息披露文件内容,财务报表过期的,发行人应当补充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应当持续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发生重大事项的,发行人、保荐人应当及时向交易所报告。交易所应当对上述事项及时处理,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事项影响发行条件、上市条件的,应当出具明确意见并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在监管环境变化上,11月2日,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监管范围涉及蚂蚁两款核心贷款产品——花呗、借呗。
上周六10月31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监管,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有效防范风险。”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市场低估了周末金融委会议的表态,即“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
今年10月,央行连续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将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新增纳入监管职责。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像蚂蚁这类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如经国务院金融委认定,也可能既要受到金融控股公司办法的约束,又要纳入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若金融 科技 监管环境继续变化,最悲观的预期是金融 科技 估值重估,不排除金融 科技 泡沫破裂的可能性。
此前公布的发行价测算,蚂蚁总市值达2.1万亿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的最大市值。
此前10月26日,上交所公告显示,蚂蚁集团IPO初步询价完成,最终A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68.8元,总市值2.1万亿元,较此前多家投行预测的约2.5万亿-3万亿元,折让幅度约20%-30%。港股的发行价也于同日公布,为80港元,刨除汇率影响后与A股基本持平。
有分析师表示,监管风险是金融 科技 公司的最大风险因素。虽然大多数投资者对金融 科技 增长还抱有信心,但未来估值前景要重新审视所作。
此前,一位香港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相当于指名道姓大型互联网企业,表面看拉高了门槛利好蚂蚁等头部玩家。但实际上意味着,长期想象空间受限了,而互联网估值是靠未来前景预期来判断的。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会受影响。”
有金融 科技 公司人士表示,蚂蚁、京东等等待IPO的金融 科技 公司等一直比较排斥金融估值。比如银行估值是看市净率(PB),而互联网公司估值更多看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等情况。
对于上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一位大型基金投资人士表示,虽然蚂蚁集团推迟上市,市场对此毫无预期。但分析其原因,可能跟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将加强监管有关,若互联网金融监管大力度加强,这个时候上市,将会提高后续金融 科技 严监管的难度。
此外,若金融 科技 公司严监管继续加强,市场对金融 科技 公司估值重估,股价不断下跌,就会“套牢”很多投资者,从中小投资者保护角度来说,可能暂缓上市会更好些,避免上市以后就是一直下跌套牢的情况出现。
若按此逻辑,从蚂蚁集团打新中签结果可见一斑。
蚂蚁集团此前披露的信息显示,蚂蚁将在A股发行不超过16.7亿股的新股,其中初始战略配售股票数13.4亿股,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打新”股票数3.34亿股(绿鞋机制前)。按照每股发行价格计算,绿鞋前A股募资总规模为1150亿元,其中面向A股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打新”规模超过220亿元。
10月29日,蚂蚁集团披露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公告显示,在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12670497%。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约516万户,创下科创板新高;申购金额合计超19万亿,也刷新了A股纪录。10月30日中午,蚂蚁集团,蚂蚁H股已经获得近150万人认购,冻结资金近1.3万亿港元,双双打破H股纪录。也即,如果A+H两市合计,有666万户、超20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将参与蚂蚁打新。
由于蚂蚁集团此前已完成IPO上市的所有手续,只待明日上市。上市前夜突然被暂缓IPO计划,为 历史 罕见的案例。
上一个类似案例发生在2010年4月。彼时,湖南胜景山河公司即将登陆深交所的前夜,有媒体发文称其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等情况,监管紧急叫停,公司申请暂缓上市。此后2011年4月,胜景山河公司二次过会被否,成为继宁波立立电子、苏州恒久后,中国证券史上第三家“募集资金到位、但IPO最终被否”的拟上市公司。
此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虽然已是注册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但围绕其上市,仍有诸多后续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打新资金如何退回。
蚂蚁集团公告称,将尽快公布有关暂缓H股上市及退回申请股款的进一步详情。一位投资人表示,重仓了蚂蚁集团上市打新,现在也不知道打新资金怎么办。此前,蚂蚁集团港股打新火热,甚至有港股券商系统因此一度崩了。蚂蚁集团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国际配售部分也因申购火热,提前2天结束申购,创下港股市场新纪录。
二是,围绕蚂蚁集团上市,一些基金公司已发行蚂蚁相关上市基金。 “现在这些基金后续怎么办,我们也不知道。公司领导也在打听。”一位公募基金投资经理说。
根据《证券法》第24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对已作出的证券发行注册的决定,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或者法定程序,尚未发行证券的,应当予以撤销,停止发行。已经发行尚未上市的,撤销发行注册决定,发行人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由于此次蚂蚁集团暂缓上市是上交所公告决定,发布《关于暂缓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的决定》。
那么,蚂蚁集团应当应当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返还证券持有人。此外,蚂蚁集团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是否处罚“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例外条款,仍待观察。
蚂蚁中签者怎么办?155万港股投资者或损失利息逾4亿港元,个别欲索赔
蚂蚁官方回应暂缓上市:致歉并“拥抱监管”
蚂蚁集团暂缓科创板上市,投行人士称:补充披露后可以再上市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彰显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坚定决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⑷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时各种新潮思想也随时要应付相应的政治风险。
资本市场构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非常佩服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的那20个研究生。他们在1984年写的一篇“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直接引发了当时的股份制热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
飞乐当时得天时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飞乐抓住这一次机会,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生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曾于1984年公开发行“飞乐音响”股票)开设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部诞生,产生了股票交易。
拓展资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⑸ 大家好,问个问题,股票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一般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大类。而经济因素又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因素、微观经济因素和股票市场因素三个方面。下面分别就这些因素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概略分析.
1.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因素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从而间接影响股票的获利能力以及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并最终影响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的心理预期,从而间接影响居民的投资欲望,并最终影响股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因此,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波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经济景气。经济景气往往表现为周期性循环,即存在一定的经济周期,也就是说经济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在正常状态下,股票市场价格是与经济景气正比例变动,并领先于经济景气的。这样,在经济收缩、复苏、繁荣和衰退的四个阶段,股市也随经济景气呈周期性波动。在经济景气处于复苏阶段时,投资者预见到经济将走向繁荣,上市公司未来收益能力将大大提高,因此争相购入股票,从而促使股价大幅上升;在经济景气开始下滑时,投资者预见到经济将走向衰退,上市公司未来收益能力将大大降低,因此争相抛售股票,从而促使股价大幅下跌。因此经济景气是影响股票价格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影响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改变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也是复杂的,但总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影响经济景气,而股价随着经济景气的变动有不同的表现。二是通货膨胀导致居民产生资产保值心理,从而争相购买股票,促使股价上升。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按照其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向,可以分为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规模控制、公开市场业务、汇率等。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促进经济健康、稳定运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正是通过货币供应量体现出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并同生产流通相适应时,将促使经济景气高涨,此时上市公司生产规模扩大、销售收入增加、收益能力显着提高,股票价格也必然随之上涨;当经济发展出现异常现象,通货膨胀隐约可见时,为防止经济恶化,维持经济正常发展,中央银行开始收紧银根,通过发行国债、调整利率等手段减少货币供应量,导致市场购买力减弱,从而影响股价攀升。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按照其对经济运行的作用、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国家预算、税收以及国债等.提高国家预算将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提高相关行业的收益状况,促进股价上涨。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调整,将直接刺激或抑制股市的发展;减税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股市的资金供应量,同时又增加企业利润,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促使股票价格上涨。
2.微观经济因素
微观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状况对股价的影响。微观经济因素是股票价格变化的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微观经济因素分析也是股票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内容。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微观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公司所属行业。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对股价波动有较大的影响。各种行业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典型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个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获利能力存在显着差别:初创期盈利能力较低,经营的风险较大,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股价较低;扩张期盈利能力迅速提高,上市公司的股价水平迅速上升;成熟期盈利能力比较稳定,上市公司的股价也相对平稳;衰退期盈利能力急速下降,上市公司的股价也随之下跌.
公司经营状况.公司经营状况与股票价格息息相关。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则股价上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则股价下跌。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净资产,净资产是公司股票的实际价值,因此它与股票价格正相关;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特别是主营收入增加,表明公司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因此股价也应同步上涨;盈利水平,盈利水平增加,表明公司的经营成果显着,因此股价也应上涨;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管理层对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期,若股利政策得到大多数股东的认同,则股价将上涨。
公司竞争能力.公司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发展前景好坏。竞争能力越强的公司,不仅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而且有更强的能力抵御行业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因此其股价水平也应相对较高。
股本变动.股本变动包括增发新股、配股和股本分拆。相对而言,增发新股和配股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要求较高,而增配股将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因此股票价格会上涨。
3.股票市场因素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交易和流通的场所,是股票价格发现的场所,因此市场的供求、总体价格波动、市场操纵、市场心理因素等都会引起股价的波动。
市场供求。对于新兴市场,股价主要由股市本身的供求决定,即由股票市场上的股票总量和资金总量决定。在股票供给一定的情况下,股市的资金总量在价格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两者之间一般呈正相关关系。
市场总体价格波动.市场总体价格波动对特定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指股票价格与股市整体行情的相关关系。一般而言在新兴市场上,股市价格波动的特点是齐涨齐跌,个股之间的风险差异小,市场的总体风险占主导地位。
市场操纵。在股票市场上,人为操纵股价是一种难以避免和杜绝的投机行为,新兴市场上人为操纵的现象更为普遍。市场操纵者一般是实力雄厚的大机构,他们单独或联合上市公司,通过控制个股涨跌方向和程度,使股价过高或过低,从中获得额外收益。
市场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是买卖股票的重要因素。众多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交互影响形成市场心理预期,从而对股价的走势产生较强影响。
4.非经济因素
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战争以及政治局势变动等。这些事件影响股票市场的共同特征是:间接性,非经济因素一般不会直接对股票市场产生冲击,而是通过直接影响人们对一国经济的预期,由此间接影响对股票市场的预期,并造成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暂时性,非经济因素都是突发性的,通常不会对经济发展构成实质性的冲击,因此影响的持续时间较短;普遍性,非经济因素将引起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而不是单纯地只影响某支股票的价格,因此影响具有普遍性。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特殊因素
我国股票市场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上对股价波动产生影响的除了一般性因素以外,还有一些特殊性的因素。正是在一般性和特殊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才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波动性。这些特殊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规模因素
我国股市自1990年创立以来发展比较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西方国家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股市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仍然较小。股市规模偏小的首要问题就是股市的稳定性差,价格波动性较大。对于非成熟市场,股市的干扰主要来自于资金净流入量(代表买方需求)与流通股本数(代表卖方供应)的变化.从整体上看,当资金净流入量增加而流通股本数不变时,股市市值将上升;当流通股本数增加而资金净流入量不变时,股市市值将下跌。从微观(个股)来看,当资金流入量增加时,股价将上升;当资金流入量减少时,股价将下跌。因此从理论上说,股市整体的规模越大,其稳定性越好,价格波动越小;个股的市值规模越大,其稳定性也越好,价格波动也越小。我国股票市场上出现的多次暴涨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资金与流通股本之间的供求严重失衡导致的.这时股票的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追逐股票的资金量的多少,与股票的内在价值基本不相关。
2.股权结构因素
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中国股票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达到双重目标:一是为国企脱困和发展募集资本;二是继续掌握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以保障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股票市场上从设立之初就一直存在着特有的双轨制问题—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问题:同是A股股票被分为国家股、发起人法人股、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股与社会公众股。其中只有社会公众股才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形成所谓流通股。而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份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总体而言流通股市值仅占股票市场总市值的1/3左右.
双轨制的直接表现是非流通股一般以资产平价认购,而流通股则以现金溢价购买,流通股高溢价认购部分的价值就是获得了流通权。双轨制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高市盈率,即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相对高企。更为严重的是,双轨制造成了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持有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由于非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不能直接体现在股价上,所以他们对股价的上升与下降通常采取明显的投机态度—利用他们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操纵股价按其意愿波动,以获得额外收益。
3.运行机制因素
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运行机制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交易机制缺乏对称性。根据《证券法》,沪深市场的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交易,禁止买空卖空行为,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是仅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由于没有做空机制,也没有股指期货等套期保值工具,因此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只有靠做多或者说推动股价上涨来赚钱。同时我国股市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为操纵的迹象十分明显,在“单边市”下操纵的结果只能是把股价向上推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市场上股票价格的虚高.
第二方面,管理层当初设立股市时将其功能定位为“为国企解困服务”,从而造成市场准入机制的重大缺陷.上市公司的额度管理和审批制度又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上市过程的非市场行为,使上市资格成为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虽然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但由于其上市的“壳资源”的珍贵,使其股价居高不下,即使连续出现二、三年亏损被带上ST, PT的帽子,依然未被清理退市。退市制度无法正常实施的结果是大量垃圾股票充斥市场,其较高的股价客观上夸大了市场整体的市盈率,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证券市场也不能有效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4.政策性因素
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政策对股市涨跌的影响始终排在各因素之首,因此学术界和投资者将中国股市形象地称为“政策市”。从政府职能来讲,干预市场是其职能之一,这无可非议。但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干预是建立在干预人是市场的最大股东和作为国有企业证券公司大股东的前提下,这种既是所有者又是监管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肯定会影响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公平公正性.“政策市”助长了股市中的投机行为一一一旦有利好的政策信息披露,投资者将争先恐后地买入股票,短期内就将指数推高,致使股市泡沫迅速膨胀。“政策市”也为庄家操纵股市提供了便利,他们往往通过发布虚假的所谓“内幕消息”,将股价拉高出货,牟取暴利。从本质上看,只要股市为政府圈钱(为国有企业脱困、为社保基金筹资、为财政增加税收)的重要功能没有改变,那么管理部门就需要股市有一定程度的泡沫,政策也必将导致一定程度的泡沫。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有哪些?
在自由竞价的股票市场中,股价不断变动。引起股价变动的直接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但是在供求关系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除了股份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以外,任何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因素的变动都会都会影响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股价的涨跌。
影响股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公司经营状况
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与股价密切相关。公司经状况的好坏,主要有以下方面:
1、公司资产净值
资产净值又称净资产是公司的现有的实际资产,是总资产减去总负债的净值。净资产值是全体股东的权益,也是决定股价的重要基准。当公司净值增加时股价上涨,反之股价下跌。
2、盈利水平
公司的盈利与否是影响股价的基本以素质之一。但是在二级市场,股价的涨跌并不是和盈利的变化同时发生的,通常,股价的变化先于盈利的变化,其变化幅度也大于盈利的变化幅度。
3、公司的派息政策
股份公司的派息政策直接影响股价。股息与股价成正比,通常,股息高,股价涨;股息低,股价跌。股息来自公司的税后净利。投资股票的目的除了在二级市场上赚取差价外,还有一重要目的就是领取股息,因此,每年在公司公布分配方案到除息除权后是股价波动最大的阶段。
4、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拆细,是将一股股票均等地拆成若干股。股票分割一般在年度决算月份进行,通常会刺激股价上升。这种分割的好处是投资者持有的股数增加了。
5、增资和减资
增资是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资本额而发行新股。在没有产生相应效益前将减少每股利润,会促成股价下跌。而减资多半是经营不善亏损严重,所以股价会大幅下跌。
6、销售收入
如果一个公司的销售增加,说明公司销售能力增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使利润增加股价也随之上涨。但销售增加并不意味着利润也增加,还要分析成本、费用和负债情况。
7、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化
原材料是公司成本的重要项目,原材料的供应及价格成本变化一定会影响股价的变化,特别是稀缺资源或是依赖外国进口的原材料的公司,其原材料供应价格对股价的影响更大。
8、主要经营者更替
公司主要经营者的更换会改变公司的经营方针、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这种更换管理者,市场很敏感,也会对股价造成影响。
9、公司改组和合并
公司改组和合并的情况很复杂,有的是正常的改组合并,是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但也有的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为了控股,为了操纵市场而进行的恶意兼并,这种所谓的改组合并会对股价引起较大的波动。
10、意外灾害
由于发生不可预料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不幸事件,给公司带来重大财产损失而又得不到相应赔偿,股价会下跌。
二、宏观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水平和状况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而且波及面广、干扰程度深作用机制复杂和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主要有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循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变化、国际收支状况等等诸多综合因素都会对股价造成上涨或下跌影响。
三、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很大,往往很难预料,主要有:战争、政权更迭、国家重大经济政策调整。
四、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是投资者的盲从跟风,忽视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而且在二级市场中会有意无意夸大道听途说的有利因素,脱离上市公司的实际业绩的操作抛卖股票,从而引起股价的波动。
五、稳定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
主要是指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以平抑股价过度波动、投机、或严重违法行为。
六、人为操纵因素
人为操纵往往往会引起股价短期的剧烈波动。这种人为操纵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违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旦查明,操纵者会受到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
⑹ 景嘉微最高价格景嘉微 k线分析明天买景嘉微股票能涨吗
国防实力属于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所以国防军工板块一直都是市场所关注的重点。军工不是一下子就能概括的题材,在其细分领域中也有不少杰出的企业,学姐这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军工板块中航天装备领域的优质企业--景嘉微。
在开始分析景嘉微前,先来浏览一下这份军工行业龙头股名单,点击下方链接就能领取了:宝藏资料:军工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景嘉微的主要业务是可靠军用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最主要的产品有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的核心模块及系统级产品。高可靠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一直都是公司的重点研发方向,目前在国内图形显控领域方面还未曾被超越。
熟悉了公司情况之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公司比较突出的地方~
优势一:研发实力积淀深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公司较早开始进行技术积累是在微波射频和信号处理方面,在空中防撞雷达、主动防护雷达及弹载雷达微波射频前端等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公司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是以图形处理芯片相关产品及小型专用化雷达产品为中心的,同时不断把高端人才都引进来,持续对员工结构进行优化。
目前我国新研制的绝大多数军用飞机均使用该公司的图形显控模块,另外,公司的产品还被广泛的应用在大量军用飞机显控系统的换代当中,公司图形显控模块在军用飞机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
优势二:先发优势,业绩持续高增长
受到信创市场逐步放量、下游囤货等不良影响,GPU芯片需求巨大,公司的芯片领域产品放量不断在增长、并且毛利率也在提升。目前来看国防信息化在行业内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在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里的产品收入也获得了稳定增长。公司在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具有一定先发优势,研发了以主动防护雷达、测速雷达等系列雷达产品和包括自组网在内的系列无线通讯相关系统级产品,为我国军工信息化建设持续助力。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还有一些和景嘉微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详细内容,在这篇研报中有详细介绍,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景嘉微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我国指出"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是在"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将成为发展方向,预计中国国防信息化行业的市场规模在将来会持续扩大。公司的发展有望从"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的列装放量中获益。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景嘉微公司作为航空装备领域的优质企业,极大可能在行业增长可观的背景下面临快速成长。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比较好奇景嘉微未来行情的朋友,直接点一下这个链接,专业投顾会帮你诊股,看下景嘉微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景嘉微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3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⑺ 韩国股票史 知道的来
给你个全点的答案,包括韩国\日本\台湾:
高速发展的经济体
都出现了股市大泡沫
我们选择的是同处亚洲市场的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泰国四个市场,选择的时间段分别是1982-1992年(10年)的日本市场、1983-1990年(7年)的台湾市场、1985-1992年(7年)的韩国市场和1986-1998年(12年)的泰国市场。我们之所以选择上述市场,在于上述时期内,这四个国家或地区都展现了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首先,这些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日本1960年代就开始腾飞,持续高速增长了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与香港、新加坡紧随日本之后,于1970、198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而被誉为“亚洲四小龙”(因为后面的两个市场较小,受外部影响较大,独立性较差,我们不对其进行重点考察),而泰国则是后来兴起的“亚洲四小虎”之首。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股票市场牛市兴起的背景基本吻合,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在泡沫产生之前,都经历了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在泡沫时期,四个市场的GDP通常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日本为4.12%(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还是延续了1960、1970年代的增长势头)、台湾为7.69%、韩国为7.97%、泰国为8.5%。
其次,这些国家或地区基本都经历了本币升值的过程(泰国除外,其在泡沫期间仍然实行联系汇率制度)。1980年代中期,为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困境,1985年9月,美日等五国签订“广场协议”,旨在降低美元对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汇率,由此导致了日元的急剧升值,韩元和台币也紧随其后,纷纷升值。其中,日本在1984-1995年本币对美元升值63%,台湾在1985-1992年升值幅度达到38%,韩国在1985-1989年升值幅度达到25%。
我们发现,在上述时间区间内,这些市场的股市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大泡沫。而各市场估值差异性也较大,并可能长期出现系统性偏离,从而考量泡沫大小需要综合各种因素,不能简单地以PE、PB的高低为唯一指标,因此,我们给出对于大泡沫的统一描述:
(1)短时间内上涨幅度惊人,至少都有数倍的涨幅;(2)泡沫破灭后的下跌幅度很大和速度很快(跌落幅度超过50%以上,时间1-2年内);(3)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常超过3-5年)没有有效创出新高,股市整体投资收益显着降低,甚至长时间为负。
以下我们统计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几个市场的泡沫特征,为便于比较,我们也提供了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相关数据。
日本日经225指数从1982年9月的7000点,涨到1989年底的39000点,其中,历时7年时间,涨幅达4.63倍。达到高点后,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时间,跌去60%,股指从39000点跌到1992年10月的17000点。直到今天,日经指数仍不到高点时候的一半。
台湾加权指数从1983年的440点,涨到1990年的12000点,其中,历时7年,涨幅高达26倍。达到高点后,股指一路快速下跌,用了1年时间,就跌去78%,股指从12000点跌到1990年底的2700点附近。直到今天,台湾加权指数仍然没有达到12000点的历史高点。
泰国曼谷综合指数从1986年7月的130点,涨到1993年的1700点,其中,历时7年时间,涨幅高达12倍,达到高点后,股指震荡整理了2年时间,然后从1996年初开始快速下跌,用了2年半时间,跌去80%,股指从1700点跌到1998年9月的250点。直到今天,泰国曼谷综合指数也没有恢复到历史高点。
韩国综合指数从1985年10月的140点,涨到1989年3月的1000点,其中历时3年半,涨幅达到6倍以上。达到高点后,股指快速下跌,用了2年时间,跌去50%,股指从1000点跌到500点,低点后2年时间有所恢复,但短暂的新高后,韩综指继续下跌,并一直到2005年才实现了对历史新高的有效突破,期间历时15年。
上述四个市场的泡沫尽管都不小,但是比较而言,韩国市场的泡沫相对较小,无论从跌幅、下跌的时间以及恢复的时间来看都是程度最小的(后面我们还将从估值角度分析,韩国市场估值也是最低的)。顺便提一下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在泡沫破灭后也出现了快速下跌,2000年受美国科技泡沫影响短暂创出新高,但实际上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实现对泡沫高点有效突破。另外,作为比较,我们也列示了H股指数、上海A股与深圳成分指数近年来的涨幅,上海A股4.5倍涨幅,深圳成指6倍涨幅,H股涨幅更大,有8倍。
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新兴的市场总是会出现一轮因为经济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也是本币升值的内在根源)导致的牛市,牛市发展到后期,大型泡沫的出现似乎不可避免,这可以被一种行为金融学上的心理自我强化机制来解释,而泡沫破灭后,都迎来了相当长一段低投资收益的时期。
泡沫时期的市场特征分析
既然泡沫看起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让我们来好好地解剖它、研究它。以下我们来观察在泡沫生成、吹大的过程中的某些市场特征。
1、估值水平比较
首先来看泡沫时期各个市场的估值情况(下面提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如果不特别指出则皆为静态指标,由于业绩预测的不确定性,国际上一般都用静态或者滚动指标作为衡量指标)。
日本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一个高市盈率的国家,但是实际上,我们通过研究其历史市盈率的变化发现,在1980年代的初期,日本东京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水平只有20倍左右,随后,日本市场市盈率逐渐提高,从1980年初的20倍,逐渐推升到1987年的70倍,1987至1989年三年时间内,尽管股指继续上涨,但是PE相对维持60-70之间,因此,日本市场不过5倍的涨幅中,有3倍涨幅来自于估值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泡沫加速膨胀的后面几年中,市盈率水平并没有持续提高,而是维持相对高位震荡,这反映了泡沫后期的企业盈利情况增长较高。为说明问题,我们以日本的企业利润数据为证,日本制造业税后利润于1988财年增速达到52.34%,1989财年也有18.80%,而股指在同期只涨了50%,当然,我们相信这期间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利润还应该来源于证券市场资产价格上涨(交叉持股、投资收益等)带来的正反馈收益。1990年泡沫破灭后,盈利水平伴随经济增速一起下滑,这加速了日本泡沫破灭的过程。随后的1990年代中期,由于日本企业效益的下降,大量微利或者亏损企业出现,导致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一度突破过100倍,不考虑这段时期的市盈率变化,日本整体市盈率水平在泡沫破灭后,到目前已经恢复到1980年代泡沫初期的20-30倍左右水平。PB水平的下降幅度也是比较大的,日本股市在达到1989年底的最高点5.4倍PB以后,整体PB水平就伴随股指一路下降,在股指达到最低点后,PB水平为1.7,随后的多年直到现在,PB一直维持1.2至2之间的水平。
在股市泡沫上面,中国台湾是与日本最为接近的市场,而且,涨跌幅度都超过了日本。在1990年初的泡沫高峰期,中国台湾整体市盈率达到70倍以上的最高点,之后迅速下降,9个月时间内下降到只有20倍左右的水平,随后有所恢复到30倍左右,至今的多年时间内一直在20倍左右水平。而PB水平也是从泡沫高峰期的8.9倍,下降到1991年底的3倍左右,1992年初有所恢复回到4倍,随后跌至1993年初的2.26倍。相比日本而言,中国台湾的泡沫破灭速度更快,而且在破灭后的最初几年内,经济增长与公司盈利增长速度并没有显着地下降,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台湾泡沫的破灭更多地体现为估值的下降。
与中国台湾、日本相比,韩国的泡沫程度要小很多,在泡沫产生和破灭中,韩国的PE水平一直维持15-25倍之间,PB也相对较低,在1-2倍水平左右。
泰国的泡沫尽管一点不逊于台湾和日本,但是在估值上,PE与PB在泡沫期都不是很高,在牛市初期的时候,只有10倍,在泡沫最高峰的1993年底,也只有26倍,不过泰国市场的PB值相对韩国而言较高,泡沫高峰期达到过4倍。在1989年的时候有过短暂的估值高估阶段,PB最高7倍,PE30倍,1993年股市新高的时候PE、PB都有所下降,并没有超过1989年的最高估值水平。
我们认为PB才是较稳定的估值指标,从PB看,国内估值也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多个市场高峰期估值,就静态估值PB、PE,仅仅相比台湾,我们还显得比较温和。
2、整体证券化率比较
估值水平是微观层面的比较,我们还比较了资产证券化率这一宏观指标。我们发现,在中国台湾、日本的泡沫高峰期,其证券化率分别为180%、150%左右,泰国和韩国相对较低,尤其是韩国只有61.7%。比较而言,中国目前单考虑A股证券化率就为108%,但根据证券化率的本意,我们还应算上在香港和美国等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市值,这样,我们的证券化率为158%,这一水平已经可以与日本、台湾泡沫期的证券化率水平相提并论了。
另外,再考虑到国内GDP构成中有相当部分是三资企业和外资的贡献,而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在国内上市,因此,我们的证券化率应该比发达国家更低才合理。
3、金融地产行业的演变规律
在行业结构上,得益于资本市场繁荣,各个市场的金融类股票涨幅居前。日本市场尽管普涨明显,但金融类涨幅相对居前;台湾泡沫高峰期金融类100多倍PE,因此,尽管泡沫高峰期的三年内金融行业涨幅巨大,但很大的贡献来自于估值提升;韩国尽管整体PE不高,但2000年以金融服务为首的行业PE达到最高,相应证券类为首的金融行业涨幅居前,达到40多倍;泰国证券类涨幅达到20倍,而银行股表现一般,稍好于指数涨幅。
各个市场的房地产行业与股市的发展也密切相关,这与房地产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有关。我们比较了上述四个市场发现,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与股市走势基本吻合,在1983年到1990年的牛市行情中,日本六大城市地价指数涨幅为3.6倍,于1990年9月达到峰值,随后就伴随股指基本没有反弹的下跌,一直到今天,仍维持在1983年左右的水平。由于土地稀缺,日本东京地价在房价中的比例高达65-80%,一般城市在60-75%,因此,地价指数与房地产指数相关性非常强。而台湾地区在1980年代末房地产与股价齐涨时,房地产价格也上涨2倍以上,房产价格由于调控政策也开始下跌,但是下跌幅度远没有股市大,尤其是台北市这一大城市房价的抗跌性更强,在1992年达到高峰后,尽管缓慢下跌但跌幅不大,到1996年也只有20%的跌幅。相对股市而言,韩国的房价指数走势更为稳健,房价整体涨幅相比而言不是很大,全国房价指数从1986年到1991年达到局部高点,上涨80%,随后出现盘整格局,至2002年以来继续上涨。泰国的房价指数抗跌性也较强,上世纪90年代早期,泰国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涨幅在2-3倍,受到金融危机冲击,1998年,房屋价格平均下跌15%至20%。
我们研究发现,各市场的房地产走势与股市走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不同步;房价走势相对股市而言波动相对要小。
是什么导致了泡沫的破灭
1、泡沫的破灭时间与实体经济衰退、升值结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既然泡沫的产生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那么泡沫的破灭也似乎成为必然。现在很多人认为既然牛市泡沫的产生一般都是伴随着GDP和公司盈利的高速增长,以及本币的持续升值过程,那么,泡沫的破灭通常的先兆就应该是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或者本币升值预期结束的时候,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泡沫破灭的时间与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币升值是否结束没有必然联系:首先,从GDP增长的角度,台湾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在泡沫破灭后依然较为强劲,尽管比泡沫破灭前有所降低,但到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仍分别保持了5.79%和6.08%的较高增长水平,泰国泡沫在1996年破灭,那年的经济仍然高达5.9% ,而日本经济开始衰退也是在泡沫破灭后的一年以后;其次,从本币升值与否的角度,日元在1995年前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升值、台币的升值也持续到1992年,而这个时候,泡沫早就完全破灭了。因此,不能认为只要GDP仍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本币升值仍然持续,就认为泡沫不会破灭,换言之,GDP增速下滑以及本币结束升值不是泡沫破灭的最根本原因。此外,我们还发现,除了日本之外,泡沫的破灭对实体经济影响并不是非常大的,尽管股票市场陷入低迷,但是,GDP增速仍会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这其中,台湾、韩国、泰国市场泡沫的破灭对实体经济发展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而之所以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进入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期,其中的原因在于日本银行介入资本市场太深,积累了大量坏账,泡沫期投资生产的设备出现严重过剩、房产和股票下跌导致企业和个人负债提高,随后的10年经济低速乃至负增长,称为“失去的十年”,泡沫破灭对日本实体经济的确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各市场泡沫时期的调控措施比较
各国面对资产泡沫的出现,无一例外,都采取紧缩性的政策调控,而利率提高等紧缩性调控政策产生的累积效应的确能成为挤破泡沫的最后稻草;而当泡沫破灭后,降息等提高流动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往往也于事无补。
我们首先来看日本的情况:1980年代初,日本市场的涨幅和估值水平处于稳步提升阶段,因此,日本政府并没有刻意采取强硬的调控政策限制股市发展,这时的最大问题在于贸易日益增长引发的日美贸易摩擦。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导致了1986年秋季日本经济的短暂衰退,为此,日本政府还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于1986年11月和1987年2月两次调低了官方贴现率,由原先的5%降低到2.5%。而1980年代后期,日本开始意识到资产价格膨胀的严重性,于1989年将官方贴现率提高到3.25%,又于1989年底进一步提高到4.25%。1990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可能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预防性紧缩政策,将官方贴现率提高到6.0%,于是积重难返的股市开始暴跌,泡沫破裂。相反,在泡沫破灭期内,由于担心经济持续衰退,日本货币当局重新转向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连续降低利率(在随后失去的十年中,利率降低到零),增加货币供应,但是收效甚微。
其次,与日本非常相似的中国台湾地区市场上,似乎是完全的一个翻版。由于新台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对当时的中国台湾地区经济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985-1987年,台国际收支账户中短期资本净流入猛增,为延缓外资进入,中国台湾地区还引导利率不断下调,从1983-84年的7.25%,调低到1988年的4.5%,但仍无法阻止热钱涌入,新台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剧。1980年代末,资产泡沫快速膨胀,迫使台湾采取一系列强硬的紧缩政策:比如开放外汇管制,大幅提高居民汇出资金的额度限制,引导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并随后大幅升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采取紧缩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其中,1989年4月再贴现率从维持了一年的4.5%提高到5.5%,同年,8月提高到6.153%,9月再提高到7.75%;同时,严格取缔地下金融活动,打击股市非法资金等等。其中,最严厉的调控措施是1988年9月份台当局宣布恢复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股市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冲击,股指大跌55%。但其后,为避免崩盘,台湾当局对其政策予以澄清,并鼓励机构进场护盘,导致投资热情重新点燃。还是与日本相似,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普遍预期油价将上涨,外资撤离,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开始崩盘。
再次,我们来看韩国,在1980年代初,韩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保持较低水平,从1987年开始,韩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过度投机使物价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韩国于1988年12月宣布了一揽子利率自由化措施,包括放开大多数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工具利率等,结果利率急剧攀升,1989年基准利率——拆借利率达到18%,自由化计划被迫中止。泡沫破灭后,利率也随之下降,在1990年代基本维持在6-8%左右水平;同时,还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1985年的4.5%逐步提高到1991年历史最高点11.50%,并一直维持到1995年。
最后,泰国的牛市泡沫启动和破灭时间比上述三个市场要晚,泰国实施的汇率盯住制度使中央银行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利率水平,1980年代以来,一直到1990年代,泰国最小贷款利率多年一直维持在12-16%水平浮动。1995-1996年,由于出口增长下降、泰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短期资本开始外流,为了维持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吸引外资流入,防止外资流出、更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泰国中央银行被迫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断收紧银根,持续提高利率。1996年,由于经常项目逆差迅速扩大、泰国经济形势恶化、使泰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这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可乘之机,1997年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3、外资在泡沫产生与破灭中所起作用
四个市场的证券自由化程度各有异同:日本是四个市场中自由化开展时间最早、程度最深的,其在1980年代初就允许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市场,而中国台湾、韩国的证券市场自由化进程则较慢,台湾在1990年股市大跌的时候才引入QFII制度,寄希望于境外资金入场救市,而韩国在1992年引入QFII制度,也是在其泡沫破灭后实施的制度。
因此,我们认为,外资在泡沫产生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毋庸质疑,尤其是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市场正处于本币升值阶段,外资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境内的房市和股市,而尽管泰铢并没有升值,但是由于升值预期明确,同样,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泰国,因此,外资在助推境内房市、股市泡沫中的确起到相当作用,外资的进入直接助推了泡沫的吹大。但泡沫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本土资金的推动,我们注意到在泡沫时期往往本土投资者都展现了极大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泡沫破灭时与外资的关系也不大。以日本为例,实际上外资从1980年后期就开始陆续撤离日本,最后的泡沫疯狂阶段,基本由国内资金推动。而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外资比例都很小,外资在泡沫后期的撤离对泡沫的破灭更多的只是心理意义。其中,只有泰国市场受外资影响算是最大的,这与其在1995年以后继续保持高利率吸引外资的政策有关,1995年泰国证券市场外国投资比重仅4.8%,1996年快速上升到34.25%,在金融危机前更是达到44%以上的水平,金融危机后外资撤离,的确对国内市场造成较大负面冲击。
⑻ 请介绍中国股票交易所的历史。
深交所,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深交所致力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建设,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本所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作为中国大陆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与中国证券市场共同成长。16年来,深交所借助现代技术条件,成功地在一个新兴城市建成了辐射全国的证券市场。15年间,深交所累计为国民经济筹资4000多亿元,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传播市场经济知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是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也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的一项具体部署。深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牢牢把握“监管、创新、培育、服务”八字方针,开拓努力拼搏,锐意创新,把中小企业板块建设好,为开辟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谱写新篇章!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上海证券交易所致力于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其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
上证所下设办公室、人事(组织)部、党办纪检办、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会员部、债券基金部、国际发展部、产品开发部、市场监察部、法律部、投资者教育部、技术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财务部、稽核部、行政服务中心等十八个部门,以及两个子公司上海证券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上证所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过它们的合理分工和协调运作,有效地担当起证券市场组织者的角色。
上证所市场交易采用电子竞价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证券的买卖均须通过电脑主机进行公开申报竞价,由主机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机日处理能力为委托2900万笔,成交6000万笔,每秒可完成16000笔交易。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上海证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市场,上市公司数、上市股票数、市价总值、流通市值、证券成交总额、股票成交金额和国债成交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首位。至2007年12月底,上证所拥有860家上市公司,上市证券数1125个,股票市价总值269839亿元。一大批国民经济支柱企业、重点企业、基础行业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通过上市,既筹集了发展资金,又转换了经营机制。
迈入新世纪后,上证所肩负着规范发展市场的艰巨任务,也面临着进一步推进市场各项建设的良好机遇。凭借一流的硬件设施和浦东优越的区位优势与强大辐射力,凭借上海经济良好发展势头和特有的龙头效应,凭借国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设对上海资本市场的积极推动,上证所将按照坚定信心、加强监管、保持稳定、规范发展的思路,在技术、监管、人才、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为建设一个规范透明、高效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开启新的篇章。
⑼ 历史上中国股票数次大跌的数据图
我也想找历史上中国股票数次大跌数据图!最好是有大盘和个股的!
可惜,这个工作量大,又没有什么实质用途,相信没有人做的!
⑽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股市历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 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 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 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证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邓小平“坚决试,不行可以关”。
1992年2月2日,发行联合纺织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电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5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
1992年11月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后股票价格暴涨。糊里糊涂地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称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国家宏观紧缩遏制经济过热所致。
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 这次投入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
1993年2月 1558点。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公首日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顿,连带着股市也跟着泛绿。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权收购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股权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岁宝 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1994年6月 陆家嘴 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灾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
8月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 史称“327风波”。
1995年3月,当证券市场已经发展四年多以后,才进政府工作报告,拿到了准生证。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市A股跳空130点开盘,沪指当天涨幅40%多;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
1995年5月20日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亏损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网下认购买新股票需要上门带现金
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今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决定调低包括交易年费在内的七项市场收费标准。
1996年4月25日合并方式组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试点拉开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终于在重压之下进行调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国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专家理财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年4月28日 辽物资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开始,一批批困难企业开始纷纷上市“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将股市弄得“不伦不类”。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10日周一,沪深股市跳空而下,“导弹缺口”炸在每个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5月19日后,大盘依然一片大红
6月1日,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浇油。中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沪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来迎接中国证券业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厦海发公告其股票将从4月19日起实行特别处理,成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农商社、双鹿,苏三山、渝钛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1999年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触网忙,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吴江丝绸 第一家可转债公司发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上市企业仍旧千方百计“圈钱”,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从整体上市到分拆上市,从信誓旦旦到原形毕露,从欠债不还到以股抵债……而好的企业却又纷纷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国有股减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股市仍义无反顾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这一生于政策、长于政策的大牛行情,终于还是死于政策失灵的陷坑里延续多年的政策市终于走到末路:不仅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管理层信用被严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单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上证 180指数样本股的成交额超过全部股票成交额的一半以上,上证 50指数样本股成交额又占到了上证 180指数的近 60%,资金正毫不犹豫地向蓝筹股集中。
2004年有两个“死亡”标志将被记入历史:一个是,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另一个是,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来,上证指数绝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点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解决股权分置,就是中国股市必须要打的“辽沈战役”。股市的“三大战役”。5月9日,证监会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程序。上证指数重挫28点收于1130.84点,再创6年新低。
原来激进的全流通主张者如韩志国、张卫星等却表示:试点方案不利于流通股股东,同国资委讨价还价也是太难。不是一个“纯洁”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结果。
2005年6月6日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这天股指跌破千点。上午11点06分,沪市股指跌至988.32点。
2005年6月8日暴涨疯涨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场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最大单日成交记录,沪深两市共有120只股票涨停,两市共成交317亿元。“虚弱的井喷”。
2005年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过股票的总交易量,达到了七八十亿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国际 中小企业板的第51只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 全球最大IPO在沪港两地同日开盘。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决定自5月3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受此影响沪指开盘4087点,跌幅5.71%,深成指开盘12651点,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沪指见定6124点。
2008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即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同日,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