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st股票介绍及保壳技巧
所谓保壳是避免退市,不是ST的股票不存在保壳,如果估计要ST,保壳是避免ST,也就是为了保住在股市的交易资格,假如某只股票已经有两年亏损了,它就面临保壳了。
ST板块,历来被看作是A股市场的壳资源“集中营”。而随着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在上市门槛大幅降低的预期之下,壳资源贬值似已成为市场的共识。
但盘点、梳理ST板块2014年度众多保壳案例可以发现,尽管注册制渐行渐近,但大部分*ST公司及其大股东在扭亏保壳方面依旧动力十足,一些外来资本甚至趁机低价揽壳。
st股票如何保壳的?
1、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
2、资产重组
3、要约收购
通过以上等方式保证第二年盈利,就可以保壳。
但是希望股民尽量不要参与,除非有内幕消息。
上面的说法为了便于理解,比较笼统,下文将详细解说st股票保壳的方法。
“目前股票发行等制度处于改革进程之中,具体实施操作细节及启动时间尚不得而知。因此在一些产业资本眼中,壳资源目前还具有一定的价值。不过,在退市政策愈发严厉的背景下,采取何种手段保壳也是个学问。”某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回看过往数据,上市公司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绝大部分是业绩因素(连年亏损)。而在自身主业不济的前提下,其扭亏大多凭借着“老三样”,即资产出售、财政补贴和资产重组。然而在传统方式的背后,2014年的“保壳大军”中实际上还使用了一些“新玩法”:例如,*ST三维在无资产可卖的背景下,靠卖无形的技术许可填补了巨额亏损窟窿;面对着紧迫的运作时限,*ST东数大股东则不惜通过窗口期违规买卖股票的方式“奋力救子”;而天龙光电则设计了针对性保壳方案,在扭亏的同时将自身壳资源曲线卖给了外人,从而绕过了创业板借壳上市禁区??
卖技术:出售技术许可保壳
涉及技术转让费共计4.5亿元。而随着相关费用的分批到账,*ST三维去年上半年的业绩颓势也随之逆转,由之前的预亏变为盈利2082万元
对于*ST公司而言,通过出售股权、资产扭亏的保壳手法颇为常见,*ST中毅、*ST天业等多家公司2014年业绩扭亏都是凭借此法。而在无值钱资产可卖的背景下,*ST三维通过出卖技术使用许可的扭亏手法则令人“大开眼界”。
根据*ST三维今年1月末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后),公司预计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将在4000万至6000万元区间,而结合公司此前一连串运作可以发现,其从关联方新疆国泰处获取的高额技术转让费乃是此番扭亏的关键所在。
因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亏损,*ST三维去年3月26日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时至2014年,公司主业亏损的局面仍未有改观,在2014年一季报中,公司最初预计去年1至6月净利润将继续亏损9000万元。显然,若任由该局面发展,公司2015年将面临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不过,公司及大股东方面早已准备了针对性扭亏措施。去年3月份,*ST三维与新疆国泰新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疆国泰”)签订《技术许可合同》。据此,*ST三维授予新疆国泰使用公司炔醛法工艺技术来生产20万吨/年1,4丁二醇产品,及使用公司CONSER法工艺生产6万吨/年PTMEG产品的技术许可,涉及技术转让费共计4.5亿元。而随着相关费用的分批到账,*ST三维去年上半年的业绩颓势也随之逆转,由之前的预亏变为盈利2082万元。
*ST三维保壳的坚定决心不止于此。根据财务报告,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单季再度出现亏损,而或者担心上述技术转让费用不足以覆盖主业的亏损,公司去年10月份还调整了坏账计提比例(可增加850万元净利润)。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随后又宣布对前述技术许可合同进行变更,将原合同约定最后阶段支付款项由总金额的10%变更为5%,以此确保更多收入能在2014年实现结算,进而提振年度业绩。此外,*ST三维去年12月份又宣布向新疆国泰派驻一部分熟练工,对其业务操作人员进行业务辅导、操作训练及相关业务咨询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从而令公司2014年度收入再增加约1500万元。
尽管*ST三维坚称其与新疆国泰的技术许可合同是参照国际国内同等装置、技术、规模及服务费用而定,但外界却早已将其看作是阳煤集团(间接控股股东)筹划保壳所实施的无奈之举。
作为交易对手方,新疆国泰与*ST三维同为阳煤集团控制企业,且2013年12月方才成立。彼时,*ST三维已基本确认2013年亏损行而将被“*ST”。
而相较于其他公司依靠卖资产扭亏,*ST三维能够想出“卖技术扭亏”的奇招,也与其自身的惨淡处境相关。2014年半年报显示,*ST三维旗下5家子公司、参股公司中,仅有1家当期实现微利,其余4家皆亏损,在此背景下,公司即便有意变卖子公司,也无法赚取高额收益来弥补主业的巨大亏损。
“在同一集团控制之下,新疆国泰向业绩持续亏损的*ST三维购买技术使用许可,不仅为此支付高额费用,并允许随意调节款项支付比例,若不是为了兄弟公司顺利保壳,你觉得合理么?”一位长期关注*ST三维的市场人士反问记者。
当然,阳煤集团似乎也意识到如此极端方式保壳代价不菲,根据*ST三维最新停牌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现已筹划股权转让事宜。
卖控股权:“腾笼换鸟”式保壳
天龙光电实际控制人与外来者灵光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即由灵光能源向天龙光电的大股东诺亚科技增资1.1亿元,增资完成后成为诺亚科技的控股股东,从而间接控制天龙光电
当一家上市公司因业绩连亏面临暂停上市危局时,出手相救的往往是公司大股东。但当大股东自身也无力扭转局面时,外来资本便等到了“杀价买壳”的机会。
与*ST三维类似,创业板公司天龙光电近年来业绩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12年、2013年及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5.1亿、1.3亿、6247万元,如果去年第四季度无法完成扭亏,那么天龙光电极有可能成为创业板首家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在此背景下,公司此前已确定将“转让中晟半导体46.37%股权”定为2014年度扭亏为盈的唯一方案。
眼见壳资源不保,公司大股东诺亚科技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最终,诺亚科技出价1.94亿元摘得该部分股权。而根据天龙光电预计,本次股权转让实施后预计可产生收益16729万元,也是决定公司业绩能否扭亏的关键一步。
若仅看上述操作,这仍是传统保壳的“老桥段”。殊不知,股权转让背后其实另有“故事”。
原来,诺亚科技虽有心助天龙光电保壳,但自身也是“囊中羞涩”,且预留其运作的时间已不多。因此,在天龙光电宣布将子公司股权挂牌转让前夕,公司实际控制人与灵光能源签署增资扩股协议。即由灵光能源向诺亚科技增资1.1亿元,增资完成后成为诺亚科技的控股股东,从而间接控制天龙光电。而该笔增资款到位后随即转给了上市公司用于支付股权转让款。据天龙光电披露,为确认转让收益,公司在12月末收到了上述款项,并快速完成了过户登记。
反观灵光能源,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据天龙光电当时表述,只有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处置江苏中晟股权的议案后,灵光能源才向常州诺亚增资1.1亿元,即该股权转让是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置条件。显然,灵光能源是冲着天龙光电这一壳资源而来。
某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部门此前反复强调创业板不允许借壳,灵光能源在实施该笔交易前也应深知这一点,而通过本次增资,则曲线绕过了创业板借壳上市禁区。“从神雾环保的运作先例来看,在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相关方同样可以实施资本运作,只是要避开收购资产总额超过总资产100%这一认定借壳的指标。”
而相比较其他买壳案例,在天龙光电“生死攸关”之际,灵光能源以帮助保壳为条件,借机低价买壳,其所付出的成本着实不高。
卖股票:股东减持助保壳
汤世贤将减持所获资金先是全部借给了*ST东数用以度过难关。随后又联合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受让了*ST东数子公司股权
A股市场中的投资者,历来视大股东减持如“洪水猛兽”。然而*ST东数“掌舵者”汤世贤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减持操作,却没有引发中小股东的反感,反而引得*ST东数股价节节走高。原因即在于,汤世贤将套现资金全部用于了*ST东数保壳计划。在此过程中,汤世贤甚至在窗口期内违规减持套现。
与天龙光电类似,*ST东数的保壳希望也寄托于资产处置增利上。在2012年、2013年连续亏损后,*ST东数去年前三季度再度亏损7327.15万元,保壳形势已变得岌岌可危。
事实上,*ST东数此前也早早制定了保壳方案,即通过转让子公司华控电工和华东重装股权获得收益。而接手上述股权的主要交易方,则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汤世贤。但与诺亚科技所处境遇类似,汤世贤此时也面临了“无钱可买”的局面,为出面救场,汤最终选择二级市场减持套取资金。
事后来看,汤世贤将减持所获资金先是全部借给了*ST东数用以度过难关。而有了资金底气的汤世贤,随后又联合威海市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受让了*ST东数上述子公司股权,其中,汤世贤乃是将借予上市公司钱款中的1.5亿元直接转为其受让华东重装股权的首笔转让款,由此确保了*ST东数在年底之前完成相关股权交易,确立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或是急于筹钱的缘故,汤世贤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前期减持过程中还不慎触犯了“高管窗口期不得买卖股份”的规定。为此,汤世贤等人事后不得不将套现资金中的14万元上缴给*ST东数,以弥补过错。
可见,在*ST东数暂停上市和自身交易违规上,汤世贤最终选择了“两害取其轻”:自己虽付出了交易违规的代价,但却为*ST东数及时凑足了保壳“救命钱”。
卖企业:巧用新规及时保壳
根据去年10月修订实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监管部门已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出售行为审批。没有了审批门槛,*ST新材重大资产出售随即于去年12月底快速完成,同时带来了逾11亿元的资产处置收益
对于*ST公司而言,并购重组也是其保壳的手法之一。但由于在重组推进过程中涉及审批等诸多事项,能否完成、何时完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相关收益无法及时确认,从而影响保壳的顺利进行。
反观*ST新材,其在2014年度则巧妙运用了分离式重组的方式,将本可捆绑于一个方案中的交易一拆为二,随即套用重组新规,将资产出售环节所获收益快速确认,避免了冗长的审批等待时间。
去年9月30日,*ST新材推出“双料”重组方案。该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公司向大股东蓝星集团及关联方中蓝石化出售北化机100%股权、哈石化100%股权以及工程承包和设计相关业务的资产及负债;二是公司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资产方式,收购蓝星集团所持安迪苏集团100%股权(后有修改)。
需要指出的是,*ST新材实施的上述两笔运作,是不互为条件、各自独立的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如此运作,亦是为顺应重组新规而制定的针对性举措。根据去年10月修订实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监管部门已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出售行为审批。没有了审批门槛,*ST新材重大资产出售随即于去年12月底快速完成,同时带来了逾11亿元的资产处置收益,如愿扭亏。
而随着暂停上市“警报”的解除,*ST新材前期还从容地对原有资产收购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可以想象,倘若公司最初将重大资产出售与资产收购捆绑进行,仓促上阵之下,公司如今面临的或是另外一番景象。
背后逻辑:保住壳才能卖壳
只要ST公司保住上市地位,便会有外来资本谋求买壳。按照“惯例”,大股东方面从中则可获取上亿元的“壳费”。反之,一旦ST公司暂停上市或退市,其吸引力也随之大幅降低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保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能留在A股,相关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都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尤其是在*ST三维、*ST东数案例中,其大股东为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地位可谓“不惜血本”,而如此执着“输血”是否值得?
“费尽周折全力帮助ST公司保壳,表面来看大股东吃亏,但事实上他们也有自己的大算盘。”一位长期研究ST板块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其看来,随着退市政策的日趋严厉,相比保壳所付出的成本,T族公司一旦被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其重返市场交易的难度更大。而脱离A股市场,大股东们所持股权价值也将面临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只要ST公司保住上市地位,便会有外来资本谋求买壳。按照“惯例”,大股东方面从中则可获取上亿元的“壳费”。反之,一旦ST公司暂停上市或退市,其吸引力也随之大幅降低。而这,在已退市公司创智科技处体现得尤为明显。
2007年末,大地集团通过股权拍卖入主创智科技,曾表态“积极寻找合适的、有实力的重组方置入优质资产”,但未曾料到,创智科技后续推出的重组方案却是收购大地集团旗下国地置业资产,自认为被欺骗的中小股东随之两度否决了这一重组方案,重组不成的创智科技无奈于2013年初黯然退市。
而创智科技董事长赵艳此前曾对外透露,公司退市后要找到能够“接盘”的重组方非常困难,因为重新上市的门槛对重组方无论是资产还是盈利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而基于上述种种考量,可以发现一些ST公司大股东在帮助上市公司完成保壳计划后,也顺势筹谋卖壳离场,转由更具有实力的资本接盘。除天龙光电易主灵光能源外,*ST中富大股东也于今年1月变更为深圳捷安德;而因大股东筹划股权转让事宜,*ST三维目前也已停牌“待命”。
❷ 可不可以帮我找环保的资料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1 使用布袋
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 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 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 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 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 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 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 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 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一、做绿色消费者。购买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或其他消耗品
二、自带筷子,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三、拒绝购买以濒危物种为原料的中药材。
四、拒绝使用珍贵木材用品,给动物一个安全的家。
五、双面使用每张纸。
六、使用节水型用具,节约每一滴水。
七、使用无磷洗衣粉。
八、购买无氟冰箱,防止地球臭氧层被破坏。
九、随手关灯,节约能源。
十、发现污染,打电话给环保局。
十一、拒绝过度包装。如能用一个装下,绝不使用两个塑料袋。
❸ 找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❹ 有没有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1分钟内急需!!!!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信握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埃�泄�幕哪��恋匾汛?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如册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渣坦宏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参考资料:..com/question/1518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