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闻已久的吉利收购力帆终于有了实锤,这次力帆有望东山再起吗
从今年4月份开始,随着力帆财报的公告,很多人就主观的给它判了“死刑”,当然力帆也没有辜负这些人的众望,在一片期待中它最终倒下了。这时,一个已经被打上“爱收购”标签的吉利出现了,就在6月19日,网上放出消息称“吉利要收购力帆了”,随之力帆的股票1分钟内涨停,但随后吉利官方就出来辟谣,吉利不会收购力帆且公司内部也没有任何收购力帆的打算。这一波操作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割了一波韭菜,让很多人知道了股市的深浅!
其次是即便吉利为力帆注入技术,力帆的市场口碑也是处于自主品牌底部的,现阶段的国内车市是下行状态,不要说国产品牌销售压力大,即便是如今的法系、韩系以及美系车都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并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这些合资品牌会进一步压缩国产品牌的生存空间。届时,吉利、长安、长城等一线国产品牌的处境都可能变得很艰难,那力帆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力帆或许注定就是我国汽车工业车轮下的一个“炮灰”,这样的结局对于80多岁的尹老爷子来说可能很残忍,但这就是现实!这次力帆的倒下,几乎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力帆科技能到15元吗
力帆科技股票有可能达到15元,但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走势、公司业绩、行业环境等。
首先,从市场走势来看,股票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力帆科技能够持续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并且有更多的资金流入该股票,那么股价就有可能上涨。然而,市场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股价能否达到15元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公司业绩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力帆科技如果能够在经营上取得显着成果,比如提升销售额、降低成本、增强盈利能力等,这些积极信号将会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可能推动股价上涨。反之,如果公司业绩不佳,股价则可能受到打压。
再者,行业环境也对股价有着重要影响。力帆科技所处的行业如果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市场需求旺盛,那么公司的业务就有可能受益于行业的繁荣,进而带动股价的上涨。然而,如果行业面临困境或者竞争加剧,公司的业绩和股价都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力帆科技股票能否达到15元是一个动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公司业绩以及行业环境,以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也要注意风险控制,避免盲目追高或者过度交易。
3. 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瞄准换电新风口,长安汽车迎来最强对手!
日前,*ST力帆(601777)发布对外发布了一份《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公告》,这宣告自去年以来就在流传的吉利收购力帆被实锤了。
公告显示的具体重整方案为: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成为参与公司重整投资的实施主体。
简单点说,就是吉利要借助力帆来大肆开展换电业务。根据计划,吉利今年要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落成200余座换电站。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和基于换电模式的"盼达用车",正好可以作为吉利换电业务现成的载体。由此一来,吉利汽车也将成为重庆本土车企在新风口之下的最大竞争对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实锤了!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用意却出人意料
根据计划,吉利今年要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落成200余座换电站,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正好是吉利眼中的“肥肉”,能够通过换电站、电切站增加换电网点的覆盖。
与此同时,力帆基于换电模式的分时租赁业务“盼达用车”在共享领域运营几年,注册用户数超过350万,可以成为吉利换电业务板块现成的载体。入股力帆,吉利可以将移峰能源和盼达用车收入囊中,给自己的换电业务布局省下了很多功夫。
此外,根据公开资料,力帆汽车三大工厂年总设计产能约为40万辆,正好可以用来支持吉利前款换电型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的生产。
由此可见,吉利接手力帆,瞄准的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风口——换电模式,双方的合作正好是各取所需,至于未来能擦出多少火花,则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力帆重整惨遭“暴雷” 吉利觊觎之心再现
刚刚宣布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将参与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力帆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就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团下属企业,而在今年,吉利控股集团的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陆续落地两江新区。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以力帆目前的情况,双方在乘用车层面的协同效应不大。从现有情况看,力帆的上市壳资源、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资源,吉利汽车的港股平台需求性不是很高。从吉利方面来说,力帆现在债务风险、法律风险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应的风险回报。如果完成重组,预计吉利控股将充分整合力帆在重庆的地块,以及上市壳资源、生产基地及资质、金融牌照等等资源。未来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组力帆的契机,在汽车金融,科技出行等领域,与重庆市及两江新区展开合作。对此车语者采访了吉利汽车杨学良,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红利消退,被传面临破产重组的还有众泰、海马等车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潮水褪去之后,才知道是谁在裸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